當天下午,洛杉磯港就傳來消息,扣押的光伏組件已經(jīng)裝上專機,飛往玻利維亞。隨行的還有星辰的技術團隊,帶著新的維修設備,準備幫聾啞學校檢修電路,再額外裝兩臺光伏充電設備。傍晚時分,玻利維亞聾啞學校的校長發(fā)來視頻,視頻里,孩子們舉著用彩紙做的“謝謝星辰”牌子,對著鏡頭打手語,雖然聽不到聲音,但他們眼里的光,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林晚坐在辦公桌前,反復看著視頻,心里軟軟的。陸哲端著一杯溫水走過來,放在她手邊:“你看,不管過程多曲折,最后光還是能送到需要的地方?!?/p>
“是啊,”林晚靠在他肩上,目光落在墻上的全球光伏地圖上,伸手輕輕點了點加州的位置,“以前總有人覺得,技術是用來競爭的武器,是用來打壓別人的工具,可我們用這么多年證明,技術其實是用來連接的橋梁,是用來照亮別人的。美國政府繞了個大彎才明白,合作共贏,比打壓封鎖靠譜多了。”
一周后,張博士帶著技術團隊登上了飛往加州的飛機,隨行的還有拎著一個大布包的大姑。布包里裝著她新整理的英語版光伏口訣,筆記本上寫滿了歪歪扭扭的英文備注:“how
to
teach
old
people
clean
solar
panels(怎么教老人擦光伏板)”“inverter=heart(逆變器=心臟)”,甚至還畫了幾個簡單的示意圖,怕自己到時候忘詞。
飛機降落在加州洛杉磯機場時,約翰遜已經(jīng)帶著一群人在停機坪等候,看到大姑走下來,他快步上前,恭敬得像個學生,伸出手:“大姑,歡迎來美國!您的講課場地我們已經(jīng)安排好了,就在洛杉磯的一個老年社區(qū),明天就可以去試講!”
大姑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口帶著江城口音的普通話:“放心,保證讓你們美國的老伙計們,也能學會玩轉光伏板!到時候我教他們念口訣,一學就會!”
約翰遜雖然沒完全聽懂,但還是連連點頭,連忙示意身后的翻譯解釋,翻譯說完后,他哈哈大笑起來:“太好了!我們都很期待大姑的課!”
林晚沒跟著去美國,她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技術團隊發(fā)來的加州選址現(xiàn)場照片——黃色的土地上,隊員們正拿著日照測量儀記錄數(shù)據(jù),當?shù)氐木用駠谂赃?,好奇地指著儀器問東問西,有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手里舉著一幅畫,畫上是藍色的光伏板,旁邊寫著“sunlight=electricity(陽光=電)”。
她想起當初在肯尼亞馬薩比特的第一座光伏站,老村長拉著她的手說“我們需要光”;想起索馬里第1000座電站建成時,哈桑舉著“謝謝中國”的牌子;現(xiàn)在,北美大陸的第一座星辰光伏站,也即將破土動工。
林晚拿起手機,給約翰遜回了條消息:“合作愉快,期待加州的第一束光伏之光?!?/p>
按下發(fā)送鍵的那一刻,陽光正好照在全球光伏地圖上,北美大陸的灰色標記,在光影里慢慢變得明亮起來。她知道,星辰的旅程又翻開了新的一頁——曾經(jīng)的封鎖壁壘,終究沒能擋住光的腳步,而這束從中國出發(fā)的光,會繼續(xù)跨越山海,照亮更多地方,讓更多人明白:共贏,才是這個世界最長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