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全球光伏站破千座,公益覆蓋50國
索馬里柏培拉港的戈壁灘上,最后一塊柔性光伏板被穩(wěn)穩(wěn)固定在支架上時,正午的陽光“唰”地照在藍色面板上,折射出的光晃得人眼睛發(fā)亮。當?shù)氐暮⒆庸Ee著塊硬紙板,上面用紅漆歪歪扭扭寫著“謝謝中國”,身后跟著幾十個光腳的孩子,手里要么攥著小石子(模仿光伏板的樣子),要么抱著剛摘的酸角,踮著腳往光伏站里湊——這是星辰科技在全球建成的第1000座光伏站,也是索馬里境內(nèi)第一座能穩(wěn)定供電的公益電站。
“林總,電纜接好了,測試發(fā)電量是預計的112%!”張博士戴著滿是沙塵的安全帽,聲音透過對講機傳到林晚耳邊時,還帶著點哽咽,“從肯尼亞第一座板,到現(xiàn)在索馬里第1000座,咱們真的做到了?!?/p>
林晚站在光伏站旁的土坡上,風吹起她的衣角,手里攥著的紀念冊邊角都被摩挲得發(fā)毛——里面夾著肯尼亞娜拉畫的第一座光伏站、瑪麗嬸子帶著女人們維護板的照片、大姑在歐洲講課的視頻截圖,還有埃里克團隊在德國光伏教室掛的“星辰標準”牌子。她低頭笑了笑,抬頭時眼里亮得像光伏板上的光:“這才剛開始,我們的目標是讓光伏站覆蓋100個國家!”
(一)戈壁灘上的“藍色希望”
柏培拉港以前是片被戰(zhàn)亂和干旱啃噬的土地,村子里連臺能用的手電筒都難找,孩子們天一黑就只能蜷縮在泥屋里,借著月光寫作業(yè),好多人因為看不清字早早輟了學。負責對接項目的當?shù)刂驹刚甙⒉范爬f起以前的日子直嘆氣:“去年旱季,村里的井都干了,男人得走幾十公里找水,女人和孩子就在家等,等死的山羊比活的還多?!?/p>
可現(xiàn)在,光伏站旁邊的抽水機“嗡嗡”轉(zhuǎn)著,清水順著水管流進新挖的蓄水池,哈桑和小伙伴們圍著水池又蹦又跳,用手捧起水往臉上潑,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閃著碎銀似的光。阿卜杜拉蹲在光伏板下,摸著藍色的面板,粗糙的指腹蹭過上面的“星辰科技”logo,聲音發(fā)顫:“這東西太神了,曬曬太陽就能抽水、發(fā)電,以后孩子們再也不用摸黑讀書了?!?/p>
電站建成儀式選在黃昏,戈壁灘的風沒那么烈了。哈桑舉著“謝謝中國”的紙板站在最前面,身后的孩子有的舉著畫滿光伏板的蠟筆,有的捧著酸角往林晚手里塞。林晚蹲下來,接過酸角,捏了捏哈桑的小臉:“這些酸角很甜,就像你們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甜?!?/p>
哈桑聽不懂中文,卻看懂了林晚眼里的笑,他把紙板舉得更高,用當?shù)卣Z喊:“光明!中國!”身后的孩子們也跟著喊,聲音在戈壁灘上蕩開,驚起一群歸巢的沙鷗。
(二)千座電站的“來時路”
林晚看著眼前的場景,恍惚間回到了五年前——那時她剛接手星辰科技,公司瀕臨破產(chǎn),唯一的希望就是把柔性光伏板賣到非洲。第一次去肯尼亞,老村長拉著她的手說“我們需要光”,瑪麗嬸子帶著女人們湊在茅草屋里,用木薯桶敲出報警信號幫她抓兇手,那些畫面現(xiàn)在想起來還燙得人心慌。
“第一座電站是在肯尼亞的馬薩比特,”張博士不知什么時候站到了林晚身邊,手里拿著本厚厚的項目日志,“當時大家都覺得瘋了,在戰(zhàn)亂邊緣建電站,可現(xiàn)在你看,馬薩比特的光伏小學都出了三個大學生了。”
日志里夾著張褪色的照片:瑪麗嬸子站在第一座光伏站旁,臉上沾著灰,卻笑得露出牙床,旁邊的娜拉舉著寫著“光”的小木板。林晚指尖撫過照片,心里軟得一塌糊涂:“后來大姑跟著去非洲,教瑪麗她們修板;埃里克的團隊在歐洲建光伏教室;念念幫萊拉維權(quán),讓更多人知道光伏背后的故事……這1000座電站,每一座都不是孤軍奮戰(zhàn)?!?/p>
她想起在江城社區(qū),大姑戴著老花鏡教老人擦光伏板;想起歐洲的光伏教室里,當?shù)睾⒆佑弥形暮啊澳愫茫柟狻?;想起萊拉把非洲的芒果干分給趙小宇,兩個孩子趴在桌上一起畫光伏電站——這些碎片拼起來,就是千座電站的“血肉”。
(三)50國的“光之網(wǎng)”
“現(xiàn)在公益項目已經(jīng)覆蓋50個國家了。”陸哲從身后遞來一杯溫水,杯壁上凝著的水珠滑進林晚手里,“從非洲的23國,到東南亞的12國,再到南美的5國,每建一座電站,就有當?shù)貓F隊接過維護的活兒,像索馬里的阿卜杜拉,以前是放羊的,現(xiàn)在成了我們的‘光伏大使’?!?/p>
阿卜杜拉確實成了當?shù)氐摹懊餍恰?,電站建成后,每天都有鄰村的人跑來問他“光伏板咋裝”“抽水機咋修”。他干脆在電站旁邊搭了個草棚,把林晚教的維護知識寫成土語口訣,用木炭畫在草棚墻上:“光伏板像駱駝,曬曬太陽就干活;控制器像牧人,管著電流別闖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