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縫針、頂針、各色細線、小剪刀、清涼油、各色線、話本、香囊等等,花花綠綠,雞零狗碎。
還有孩子們喜歡的麥芽糖、棗糕、柿餅、牛筋彈弓、木陀螺、扯鈴、廟會面具等。
他們一年四季從早到晚挑著擔(dān)子,走東村串西村,早上出門,晚上回家,有時走得遠了來不及回家,就在鄉(xiāng)村草垛里睡上一晚。
李升躺在打麥場上,聽著身邊的打鼾聲,望著天空的一輪圓月,漆黑的雙眸眨巴眨巴。
心中在琢磨,這李大有不教自己識貨的本事,但看著也不過如此。
縱使自己不識貨,以后自己也可收別的物件轉(zhuǎn)賣給城里的典當(dāng)掌柜們。
如此一兩年,李升對鞏東這一帶的村子已是相當(dāng)熟悉。
正月初四,正是新年走親戚的時節(jié)。
李升推著板車,讓娘坐上,帶了些糖、糕之類,去南邊十幾里的八里溝姥娘家走親戚。
到下午時分,李升推著板車回村路上,遠遠就聽到村里一帶哭聲震天,火光忽暗忽明,群鳥亂飛四散。
李升驚異,正欲尋一個高地查看,就見鄰村兩個鐵匠,揮舞著砍刀,往山里逃,正撞著面。
李升走街串巷熟識眾人,喊道:“這不是譚叔!可是流賊殺來了!”
譚向喊道:“李娃子!背著你娘快跑!流賊把我們幾個村都燒了!回去啥都沒!”
李升已看到有十幾個聚團的流賊,舉著火把上山追趕,李升從板車上背著娘,拔腿就跑,邊喊道:“你們跟著我!”
他本能上就知道,鞏東一帶,也就八里溝、周家溝、白窯那一片位于邙山中的山村,還算安全之處。
不過八里溝不能去,娘嫌丟人。
一眾人徑直往南,再往西,戰(zhàn)戰(zhàn)兢兢在山間躲了一夜。
次日一早,又匯合了路上一些來自滎陽的難民,翻過幾個丘陵,便是黃冶村。
剛來到這里,便被鞏西一帶的幾個土寇追殺,幸虧遇到周家溝的東家,方幸免一命。
娘如今是食堂的廚娘,吃喝不用花錢,李升每每看到娘和年嬸幾人說著閑話,做著飯,便覺得心安。
但唯獨自己,想加入社兵,東家卻不讓,只讓自己每日跟著跑來跑去。
每日就忙著為村里修蓋公共廁所、拉運板車、挖泥、拉煤。搞些自己都不明白的事。
李升想跟著東家學(xué)一門手藝,可以像李大有那樣,能到各村收貨,就是自己最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