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妹子一邊引導陳默隨她走,一邊借機詢問,是誰推薦過來的,或者說朋友之間說這里好玩什么的。卻沒有想到,陳默半天沒有反應,并沒有說是有人推薦。
妹紙就知道陳默真的是個頭次來這里的客人,雖然面容是暹羅本地土著,也有可能不是曼市的。在暹羅,也有一些人從外地來曼市,就找到這里游玩,也是有可能的。
妹紙一邊介紹,一邊觀察他的表情,想要從他的表情中獲得一些信息,然后給其安排項目。她們這些妹紙,接待的客人都是有提成的,客人消費的越多,她們提成的也就越多。
所以,妹子就介紹了一下休閑城里的項目,看看陳默怎么選擇。既然來這里,那么不推薦一下,自己怎么賺取小費呢?
服務妹子親切的推薦各種服務,還有各種的項目,包括休閑城里的各種表演項目,但卻沒有收到陳默的回應。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來這里不是休閑娛樂一下,還做什么?
不過,妹子還真的猜測對了,陳默來這里,真的是來找事情的,而不是游樂的。
陳默對于這個妹子的哇卡基里的話語,真的不是太懂。他能夠有限的聽懂一些話語,但是也僅僅是有限。他接觸的暹羅語言還沒有一天的時間,所以還沒有學會多少。
當然,他也可以說英語的,迎客的妹紙自然也會換成說英語的妹紙。但是一旦開口說了,那么就會引來更多的關(guān)注,這與他所想的就有些不靠邊了。
因此,陳默僅僅點頭,然后拿出幾張?zhí)┿忂f給了妹紙,說道:“五樓?!?/p>
這句話,倒是暹羅話,因為簡單,咬字也清晰。
妹子拿到小費后,頓時笑的更加歡快,這個客人有點講究啊,沒有想到一來就給小費。不過,接到小費她也看出來陳默是哪里的人了。不是曼市的人,是外來的人員。
要是本地人,那么絕對不會現(xiàn)在給小費,而是會在服務后付小費。
暹羅曼市,是一座典型的旅游城市。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較大,所以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小費觀念。在很多的消費場所,都會支付一定的小費給服務人員。
當然,在曼市支付小費的時候,一定不能給硬幣,雖然硬幣有面值也能夠滿足小費的一些需求,但是給硬幣,那是在打臉。
在暹羅,只有接濟乞丐的時候才會給硬幣,要是對服務人員滿意,支付小費用硬幣,那是不尊重人的意思。
一般情況下,無論那種場合,小費也是看場合,大體上給個20銖就成了。因為暹羅的紙幣,最小面額就是20銖。
曼市的小費,其實是可以給也可以不給的,在于個人的自己選擇。如果不給小費,最多服務人員在心中罵你摳唆,并且還會問候你全家而已。
本地人基本上在很多時候消費,是不會支付小費的,就算是支付,也會按照最小的去支付。而且,支付的時候也會是在服務完畢的時候支付。
陳默剛剛給了這個妹紙兩張100的面額的紙幣,這算是比較大方的客人,也讓妹紙在高興的同時,就知道面前這個人不是當?shù)厝恕?/p>
這也讓陳默不知覺中,就暴露出他不是本地人的信息。要是陳默明白眼前的妹紙在對他笑著感謝的時候,心中卻已經(jīng)將他猜測出來不是本地人,心中絕對會郁悶。
很可惜,陳默還不會讀心術(shù),看到妹子笑靨如花,倒是心中嘆息,兩百銖換來如此的笑容,自己也開心。而且,這錢還是自己順手從朱諾的保險柜中拿的,就更開心了。
花別人的錢,讓妹子對自己笑,很是快樂。嗯,白票黨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