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娘有些擔(dān)憂,“可這準(zhǔn)備考試也得花不少錢啊,買書、請先生指點……”
徐二伯拍拍胸脯,“錢的事兒咱慢慢湊,為了孩子的前程,花再多也值,再說只要成功過了,咱家就徹底不一樣了,”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徐淼淼聽著,心里那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想法又冒了出來,她暗自琢磨,雖然自己剛恢復(fù)記憶不太了解古代的種地是啥情況,但我有農(nóng)業(yè)百科在手,怎么也能有點用吧。
而且就算種地不行,我一個擁有現(xiàn)在記憶的人,怎么也能從其他方面找找機會,說不定能多賺些錢幫襯家里,讓森哥安心備考,畢竟那是我親弟弟,他有功名了,家里的生活肯定更好。
想到這兒,她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也加入到討論如何為森哥準(zhǔn)備考試的話題中。
“二叔,二叔,你們在家嗎?”村長兒子徐東邊敲門邊喊著。
聽到叫喊的聲音,大家才收住話題,徐奶也連忙起身把銀錢拿回臥室藏起來,離門口最近的大山連忙起來跑到院子里打開門。
“大山,你爺在不?”
“在,在,都在堂屋坐著,叔,你咋過來了?”大山問道。
徐東和大山一起朝堂屋走來,見到徐爺說道:“二叔,這不是快秋收了,俺爹讓俺過來通知大家去集合,說說秋收的事?!?/p>
“那行,老大、老二、老三,你們隨我一起過去看看?!?/p>
“好的,爹,”大伯、二伯和徐爹應(yīng)道。
看到家里的男人們離開,徐奶說道:“大家沒事就收拾收拾,早點休息吧?!闭f完,徐奶就進屋了。
淼淼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坐在床上思考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想了好久才想到,現(xiàn)在的科舉制度和明清時期的科舉差不多,分為童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
童試又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府試過了才能稱之為“童生”,院試過了就是“生員”,俗稱秀才,這時才能享有免徭役、見官不跪等特權(quán)。鄉(xiāng)試過了是“舉人”,不想繼續(xù)科考的可以自己找機會為官。會試過了稱為“貢士”,會試后約一月就為殿試,僅排名不淘汰,分別是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淼淼在腦海中理順完這些,就覺得這考試制度也太難了,不亞于現(xiàn)代的各省狀元競爭最高學(xué)府的名額。
想到有這么多考試,淼淼就替清哥感到壓力山大,這科考就是過五關(guān)斬六將,比自己當(dāng)時考博士還難,還好古代的女性不用考試。
淼淼邊想著邊活動了下胳膊,不小心就把床頭的一個擺件掃到了地上,這個小擺件還是徐爹之前打工結(jié)束后,在小攤上花了好幾文買的,為了這個,還被徐奶說了一通,不過淼淼非常喜歡,專門放在了床頭。
喜歡我在古代靠種田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我在古代靠種田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