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書院的青瓦在暮色中泛著冷光,守心閣檐角的銅鈴被星骸帶來的陰風(fēng)撞得輕響,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風(fēng)暴預(yù)警。云霽站在書院門前,手中的春秋筆微微發(fā)燙——筆桿上愈合的紋路里,正流轉(zhuǎn)著與守心閣同源的儒門文氣,那是當(dāng)年墨塵吞噬春秋筆后留下的印記,也是她此刻踏入這座儒門圣地的“信物”。
“來者止步!”兩名身著青衫的儒修持劍攔在門前,劍穗上的“禮”字玉牌泛著淡青光暈,“如今九域戒嚴,非書院弟子不得入內(nèi)。”他們的目光落在云霽腰間的破碎春秋筆上,眼中閃過一絲警惕——這桿筆的形制,與書院供奉的初代春秋筆極為相似,卻帶著一股不屬于儒門的混沌氣息。
云霽沒有硬闖,只是抬手將染血玉簡從袖中取出。玉簡殘片上暗紅的光痕與春秋筆的白光交織,瞬間在身前凝成一道虛影:那是簡清言的輪廓,她手持完整的春秋筆,正伏案書寫,筆尖落下的地方,浮現(xiàn)出“守心”二字。這是墨塵留在玉簡中的記憶碎片,也是簡清言當(dāng)年在白鹿書院修行的模樣。
兩名儒修瞳孔驟縮,手中的劍不自覺地垂了下去。簡清言是書院百年難遇的奇才,雖因助墨塵墮魔而被除名,但其“焚文祭天”喚醒人性的壯舉,早已在書院弟子間口耳相傳,成為隱秘的傳說。“你……你從何處得來清言先生的遺物?”左側(cè)的儒修聲音發(fā)顫,看向云霽的眼神從警惕轉(zhuǎn)為敬畏。
“這不是遺物,是傳承?!痹旗V收起玉簡,春秋筆的筆尖輕輕點地,一道淡青色的文氣順著青石板蔓延,穿過書院大門,直通向守心閣,“我來此,不是為了爭辯過往,是為了守住九域的未來。星骸已至歸墟海,若再固守《玄門公約》的表象,恐怕白鹿書院也難獨善其身。”
話音未落,守心閣的方向突然傳來一聲悶響,閣頂?shù)摹笆匦摹必翌~竟裂開一道細紋。兩名儒修臉色驟變——這匾額乃文載道親手所書,以儒門文心加持,歷來是書院的“鎮(zhèn)院之器”,如今開裂,分明是天地氣運衰敗的征兆。“請隨我來!”右側(cè)的儒修不再猶豫,側(cè)身引路,“長老們正在閣中議事,或許你真能解開眼下的困局。”
守心閣內(nèi),五位白發(fā)長老圍坐在案前,案上攤開的《玄門公約》泛黃的紙頁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批注。為首的文衍長老見云霽進來,眉頭緊鎖:“你便是引動碑林之力的那個姑娘?老夫聽聞你身兼四道氣息,可知《玄門公約》為何禁絕四道同修?”他的聲音帶著儒門特有的威嚴,言落時,案上的文房四寶竟微微顫動,顯露出“言靈”的雛形。
云霽沒有回避,徑直走到案前,將春秋筆放在《玄門公約》的首頁。筆桿上的白光滲入紙頁,原本空白的扉頁上突然浮現(xiàn)出一行血字:“若道需滅情,何異天道芻狗?”——正是簡清言臨終前的血書。五位長老同時起身,眼中滿是震驚,這行字的筆跡,與他們珍藏的簡清言手札分毫不差。
“文衍長老,您真以為文載道前輩創(chuàng)《玄門公約》,是為了斷絕四道?”云霽的聲音平靜卻有力,她抬手引動春秋筆的力量,扉頁上的血字旁又浮現(xiàn)出另一行字,是文載道的筆跡:“禁四道者,非禁其力,禁其噬心之禍也。”“當(dāng)年墨塵前輩因四道失衡險些滅世,文載道前輩怕的不是四道之力,是后世修士重蹈他‘戾氣噬心’‘記憶崩解’的覆轍?!?/p>
文衍長老的手撫過扉頁上的字跡,指節(jié)微微發(fā)白。他年輕時曾見過文載道,那位儒圣臨終前曾留下一句遺言:“他日若有持春秋筆者來,當(dāng)解公約之困?!碑?dāng)時他不解其意,如今才明白,所謂“解困”,不是廢除公約,是讓眾人看清公約背后“護心”的本意?!翱伞呛≈Ψ且坏浪芸购猓舴湃涡奘客匏牡?,豈不是又要陷入滅世危機?”另一位長老憂心忡忡地問道。
“無需同修,只需同心。”云霽指向窗外,此刻書院外的廣場上,已聚集了不少年輕儒修——他們是被春秋筆的文氣吸引而來,其中就有那個曾接過云霽“自渡”木牌的小女孩的父親,他正舉著木牌,對身邊的修士說著什么?!澳珘m前輩最終能逆轉(zhuǎn)歸墟光,靠的不是四道歸一的力量,是簡清言前輩的‘人性之善’、凌霜華前輩的‘守道之情’,還有阿月那樣的‘初心之力’?!?/p>
她拿起春秋筆,筆尖在空氣中虛劃,一道文氣凝成的畫面浮現(xiàn):那是三千年前景月洞府中,阿月用小木牌驅(qū)散天道毀滅意志的場景?!罢嬲軐箽绲模瑥膩聿皇歉鼜姶蟮牧α?,是每個人守住的初心?!缎T公約》的真諦,是讓我們‘擇一而終’地守住本心,而非‘畫地為牢’地拒絕聯(lián)結(jié)?!?/p>
文衍長老沉默良久,突然起身,對著云霽深深一揖:“姑娘所言極是,是老夫拘泥于表象,險些誤了大事?!彼D(zhuǎn)身對其他長老說:“傳我命令,書院弟子即刻前往歸墟海支援,以‘文心護境’之術(shù)加固結(jié)界。至于四道之力——若有人能守住本心,便是借用他道之力,亦無不可?!?/p>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廣場上的儒修們爆發(fā)出歡呼聲,青衫的身影如潮水般涌向歸墟海的方向。那名持有“自渡”木牌的牧民修士走到云霽面前,深深一鞠躬:“多謝姑娘讓我明白,守護不是固守成規(guī),是守住心里的那點光?!彼种械哪九品褐t光,與云霽的春秋筆遙相呼應(yīng)。
云霽看著遠去的儒修隊伍,心中稍定,卻也清楚,僅憑儒門之力還不足以對抗星骸。她收起春秋筆,轉(zhuǎn)身向文衍長老辭行:“長老,歸墟海有儒門支援,須彌山那邊恐怕更為危急——妙音前輩的殘識或許還在菩提林,我需去喚醒她,借佛宗之力凈化星骸?!?/p>
文衍長老點頭,從案上取出一枚刻著“浩然”二字的玉符遞給她:“此乃文載道前輩留下的儒門信物,持它去須彌山,佛宗弟子自會放行。切記,妙音前輩當(dāng)年因墨塵前輩墮為‘血觀音’,其殘識中恐有魔氣殘留,需以‘文心’化解?!?/p>
云霽接過玉符,玉符上的文氣與她體內(nèi)的道氣交融,帶來一陣溫和的暖意。她再次向長老行禮,轉(zhuǎn)身離開白鹿書院,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守心閣的銅鈴此刻不再是預(yù)警的輕響,而是隨著儒修們的腳步聲,奏出了激昂的韻律,像是在為這場跨越三千年的傳承,奏響新的樂章。
須彌山的菩提林已不復(fù)往日的繁盛,半數(shù)菩提樹葉被星骸的黑氣染成墨色,飄落的葉子觸地即化,留下一個個黑色的小坑。云霽踏入林中時,空氣中彌漫著佛魔交織的氣息——那是妙音當(dāng)年被墨塵吞噬金身后,殘留在這片土地上的印記。
她走到菩提林中央的千年菩提樹下,將染血玉簡貼在樹干上。玉簡中的四道氣息瞬間爆發(fā),金色的儒氣、白色的道氣、黑色的魔氣與紅色的佛氣交織,在樹干上凝成一道佛像虛影:那是妙音的模樣,她身披殘破的袈裟,眼中卻沒有戾氣,只有一絲悲憫。
“妙音前輩?!痹旗V輕聲呼喚,春秋筆的白光與玉簡的紅光同時注入虛影,“星骸再臨,九域危在旦夕,弟子懇請前輩醒來,共護蒼生?!彼龥]有用力量強行喚醒,而是將阿月驅(qū)散毀滅意志的畫面,還有儒門修士馳援歸墟海的場景,一一傳入虛影中——這是屬于“眾生守護”的畫面,也是最能觸動妙音“輪回之悟”的鑰匙。
虛影中的妙音緩緩睜開眼睛,她看著云霽,又看向林中飄落的墨色樹葉,輕聲嘆息:“當(dāng)年我執(zhí)著于‘伏魔’,卻忘了魔亦在人心。墨塵渡我脫離戾氣,我卻未能助他渡己……如今,該是我償還這份因果的時候了。”她的身影漸漸凝實,手中浮現(xiàn)出一串念珠,念珠轉(zhuǎn)動時,墨色的樹葉竟開始恢復(fù)綠色,“你且放心,佛宗弟子雖守‘空性’,卻非無情。我這便召集須彌山的僧人,前往四極碑林與你們匯合?!?/p>
云霽心中一松,看著妙音的身影飛向須彌山的佛殿,知道佛宗這股力量,將成為對抗星骸的關(guān)鍵。她收起玉簡和春秋筆,抬頭望向四極碑林的方向——那里的天空已被星骸的黑氣籠罩,隱約能看到碑林的光芒在黑氣中掙扎,像是風(fēng)中殘燭。
“墨塵前輩,凌霜華前輩,你們看,這一次,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痹旗V輕聲說,體內(nèi)的道氣與儒、佛兩道的氣息共鳴,形成一道三色光痕,直沖天際。這道光痕穿過須彌山的云層,越過歸墟海的波濤,最終落在四極碑林的上空,與儒門的青氣、佛宗的金光交織,形成一道守護屏障,暫時擋住了星骸的侵蝕。
遠處,星骸的黑色洪流正加速逼近,天地間的混沌氣流劇烈翻滾。云霽握緊手中的春秋筆,朝著四極碑林的方向走去。她的身后,菩提林的樹葉已全部恢復(fù)翠綠,佛宗僧人的誦經(jīng)聲與儒門修士的讀書聲交織,形成一首跨越流派的守護之歌。
這一次,沒有“滅世傀儡”的宿命,沒有“四道失衡”的危機,只有一群守住初心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踐行著“自渡”的真諦。而四極碑林前,那道屬于墨塵的殘魂氣息,正與云霽的氣息漸漸融合,像是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決戰(zhàn),畫上傳承的句點。
喜歡四極玄穹錄請大家收藏:()四極玄穹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