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武帝和太子父子抱頭痛哭之后,朝臣們心里松了口氣。
總算是不用牽扯到一些事情里了。
看看,現在陛下和太子關系又恢復如常了。
陛下不止把戶部和禮部的事情都推到了太子那邊,又把吏部的事情也都推給了太子。
所有人看著太子紅著眼睛謝恩了。
當然了,他們不知道太子那是被氣紅了眼睛……
雖然蕭武帝和太子嫌隙盡消,但福親王府和葉家以次充好,中飽私囊的事情還是要繼續(xù)查的。
在福親王府和葉家把家里所有的賬本都交了上去之后。
刑部和大理寺那邊也有了說法。
以次充好和中飽私囊的事情是有,但不是兩家家主的責任。
而是在運輸中,因為運輸不當,造成了一些損失。
原本這些只要正常報損就行,但負責
的主事怕上面怪罪,要擔責任,就私運了一批次品冒充了。
內府那邊的幾個太監(jiān)呢,也收了點銀子,這才把那批貨收下來了。
再后來,嘗到了甜頭的管事和內監(jiān),就又依葫蘆畫瓢干了兩次這樣的買賣。
在查了福親王府和葉家近三年來的賬務,不管是刑部還是大理寺,都只發(fā)現了這三次。
其他的賬目都是清楚的。
當然了,要是能早點查賬的話,也許能早點發(fā)現這些事情……
不過,雖然這是下面人暗地里干的事情,但福親王府和葉家也有失察之責。
皇商腰牌雖然歸還了,但還是要罰點銀子的。
兩家都被罰了十萬兩銀子。
御史臺參了這兩家的老御史也得了賞賜。
不過,老御史在謝恩領賞之后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行商需要監(jiān)管,雖然各地的衙門有專門的行商署看著商戶,但那些商戶和當地的官員,勛貴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為了更好的監(jiān)管行商,務必要成立獨立于各地衙門,不受各地衙門管轄的部門來監(jiān)管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