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dāng)前”兩字上,他發(fā)音咬字加重。
周樸頷首:“父皇說的是,孩兒明白。”
周威點頭。
雖然周樸同佛門中人相處時顯得冷淡,平時也少來往,但大面上禮數(shù)尚在,說明他能拎得清其中輕重。
對這個義子,周威素來欣賞看重。
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方和佛門疏遠(yuǎn),僅就當(dāng)下,對周威本人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五代十國人間,四處征戰(zhàn),時局不斷變化的背后,除了大量的流血外,也有大量的背叛。
似周威本人,便曾是后楚王朝軍方重臣,如今顛覆了后楚江山,取而代之。
如此情況,在這方人間數(shù)百年間不斷上演,并不新奇。
莫說君臣,便是同為宗室出身,甚至父子兄弟之間,爭權(quán)奪位,殺戮相殘,亦不在少數(shù)。
想要顛覆一方江山,除了自身力量外,很多時候往往也伴隨外援相助。
似周威,推翻后楚王朝建立后漢王朝,便有琉璃禪院相助。
而后楚王朝昔年立國,同樣有巫門高手相助的蹤影。
便在他們覆滅前,后楚王朝中都有不少大巫活動,并且參加平定黑麒軍之亂的大戰(zhàn),只是最終還是周威率黑麒軍攻陷后楚,從而改朝換代。
無數(shù)先例在前,周威本人開創(chuàng)后漢亦如此。
甚至莫說改朝換代,便是平時任何一方成氣候的勢力、軍鎮(zhèn),出現(xiàn)類似事情只會更頻繁。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周圍環(huán)境下,要說周威對麾下將士完全信任,顯然不可能。
周威自己同佛門來往密切,麾下也有人同佛門來往密切,將來會否有人取自己而代之?
這種情況下,暗中敵視佛門的周樸,反而更讓周威信重。
他早了解過,對方并非裝模作樣。
而且周樸敵視佛門的同時,跟巫門更是多次交鋒,親手殺戮過眾多大巫。
最容易扶植后漢內(nèi)部新強(qiáng)人崛起的佛門、巫門,都與周樸關(guān)系極遠(yuǎn)。
這讓本就信重他的周威,更加放心。
當(dāng)然,周威也有留意到,自己這個侄兒兼義子,平日里和一些儒生來往多一些。
但在這方人間,儒生不成大氣候,即便他們有什么心思,大環(huán)境和實力對比下,他們也難以像佛、巫那般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反而可以成為制衡的一股勢力。
故此對周樸如此行事,周威反而更欣賞他的眼光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