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教真君開壇說法之后,各方各派皆有交流。
如今蜀山派東峰一脈傳承的前身大唐蜀山派,當日便也得了元磁御劍術之妙。
到現(xiàn)在,十幾、二十年不斷發(fā)展下來,已經有年輕一輩修士以之為根基,漸成氣象。
龍虎山天師府方面,同樣如此。
今次借掌教開壇講法的機會,雙方略微切磋,交流的同時也請雷俊點撥。
相較而言,當前是龍虎山天師府這邊的符箓派一脈元磁劍術發(fā)展更為深遠。
這當中并無雷俊偏私之念,而是跟雙方原本有關。
以攻擊遠近論,平均水平下,符箓派傳承優(yōu)于丹鼎派,但一直不及煉器派煉制各種法器、法寶尤其是飛劍、寶刀縱橫飛馳間可以攻擊遠方之敵。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元磁飛劍這樣射程極為優(yōu)異的法門,自然引起龍虎山上下關注。
雖然早先因為名義上這是源自蜀山的法門,但經過一段時間發(fā)酵后,很多人的身體都非常誠實。
和雷俊當初相比,其他天師府弟子真正欠缺者與面對的難點,其實更多在于如何遠距離下鎖定瞄準自己的敵人。
隨著雷俊修為不斷增長,尤其是此前無間、碧落之戰(zhàn),尋聲赴感太乙帝身顯露于人前,他關于天通地徹法箓的存在,也可以開始陸續(xù)解密。
至少,有了天視地聽符,龍虎山弟子的元磁飛劍準頭立刻大幅度提升,人人皆有長足進步。
與之相比,蜀山派修士這邊修持元磁御劍術,更加靈動,更加便捷。
他們本來便煉制本命飛劍,射程極遠,同時能加以操控。
元磁御劍術的存在,令他們飛劍的平均威力,更進一步上升。
對中三天修為的蜀山劍修來說,增進尤其明顯。
不過單純論一劍之威,仍然不及同境界的符箓派修士。
龍虎山天師府修士,尤其是有修持雷法的弟子,快速爆發(fā)自身全部法力轉化為元磁之力,飛劍之威,相當可觀。
而在另一方面,還有其他人,也在用心摸索學習元磁劍術。
正是聶放的玄機觀一脈。
雖說是龍虎山天師府和蜀山派東峰一脈傳承,但這兩家本就同玄機觀來往密切頻繁。
三方在煉器法門上交流尤其多。
在得到龍虎山天師府和蜀山派允許后,聶放本人當前便是元磁劍術大家。
他們玄機觀偃師一脈,雖然同煉器派修行法門更加相似,但正是因為自身神魂與機關神兵傀儡相合的緣故,反而不便像蜀山弟子一樣元神寄劍。
故而玄機觀一脈的元磁劍術,更偏向于龍虎山天師府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