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靜此刻一劍在手,頓時熾熱風暴席卷,正面迎上那從天穹傾瀉而下的長河與雷電。
雙方對撞,熾熱浩然劍氣,眼看著便將長河分開。
正面交鋒一回合,蕭靜已知對方是九重天四層境界的詠誦大儒。
論修為根底,當前境界終究還遜色于她。
不過儒家九重天詠誦一脈平天下大儒詩詞已成化境,自動周轉(zhuǎn)對手的法力和浩然氣壯大自身。
一時間就見風雷激蕩,江水不停翻涌。
蕭靜面不改色,凝神靜氣。
其熾熱雄風般的浩然劍氣激蕩下,仍然占據(jù)優(yōu)勢,擋住上方雷電與江河的同時,還有劍氣凝聚為風暴,欲要籠罩方岳本人。
眼下被多名敵人圍剿,蕭靜無心同方岳慢慢切磋比試,當前表明了便是境界壓人。
九重天五層圓滿平天下大儒,文華浩然氣蓬勃的同時更顯得無比精煉,杜絕給方岳化用借力的機會。
但方岳詠雷詠江之后,沒有止歇,繼續(xù)長吟:
“扶搖應借力,桃李愿成陰。”
他已經(jīng)是九重天四層境界的平天下大儒,而儒家詠誦一脈傳承九重天二層時所得妙處名為俯仰自然,可以同時維系多個詩詞化境。
此刻方岳詩詞化境疊加之下,蕭靜赫然覺察自己雖然修為境界更高,但文華浩然氣這時仍然被方岳化用。
借此機會,方岳此刻對抗蕭靜并不落下風。
蕭靜追求以快打快。
到方岳這般境界,八重天三層時出神四忘之一的忘意,自然早已爐火純青,無需動念無需詠誦詩歌也可自然而然應激而發(fā)。
只是眼下需要對付境界高過自己的對手,故而方岳當前施展儒家神通,仍是一板一眼。
蕭靜當前以快打快,便是考慮不給方岳類似機會。
只是方岳此刻早已卓然成家,應對進退有度,不求強留蕭靜在原地,但受他牽絆,蕭靜自也難以脫身。
“為虎作倀的忤逆子!”
蕭靜低喝:“須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此言一出,方岳詩詞化境頓時有消散之象。
九重天五層圓滿經(jīng)學大儒,成就“春秋”之妙,得微言大義之能,在這一刻仿佛為周遭一片天地重新定林準則,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