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格麗德淡定回懟:“建議你們搞個‘綁架總統(tǒng)套餐’,第二任半價!買一送一還附贈競選演講視頻!”
FARc高層被她的商業(yè)頭腦折服,當場決定將她列為“指定VIp人質(zhì)”,并安排專人拍攝她的“叢林生存日記”——他們以為這會成為恐嚇政府的宣傳片,沒想到因格麗德硬是把囚禁生活過成了真人秀。
三、叢林囚徒“生存指南”:把牢底坐穿的段子手
被鎖在樹上當“人形風鈴”時,因格麗德開發(fā)出一套“叢林限定生存技能”。
她試圖用螞蟻排隊拼寫“SoS”,結(jié)果螞蟻集體叛逃:“這屆人類太難帶!我們螞蟻王國不接這種跨國救援單!”
餓到前胸貼后背時,她盯著樹上的野果陷入沉思:“根據(jù)《荒野求生》理論,紅色果實可能有毒……但根據(jù)《舌尖上的哥倫比亞》,越鮮艷的越好吃!”
最終,她選擇用“科學精神”試毒——每吃一顆果就記一筆賬:“如果明天沒死,就寫信推薦給星巴克做新品?!?/p>
更絕的是她的“經(jīng)濟學綁架課”。
聽說政府拒絕談判,她半夜給綁匪上課:“知道你們?yōu)樯陡F嗎?綁票生意毛利率太低!扣掉伙食費、武器折舊費、人質(zhì)心理輔導費,最后能賺多少?建議轉(zhuǎn)型搞生態(tài)旅游,我這總統(tǒng)候選人給你們當導游,門票分我三成!”
綁匪聽得掏出小本本記筆記,第二天崗哨掛出“叢林mbA培訓班”廣告,招生簡章上寫著:“主講人:因格麗德·貝當古——從總統(tǒng)候選人到人質(zhì),再到你的財富導師。”
就連絕食抗議這種嚴肅行為,她也能玩出花樣。
當獄友哭著說“我們要死了”時,她偷藏著一把野果安慰:“這叫間歇性斷食spa,出去能代言減肥藥!到時候我分你20%代言費,咱們買下整個馬孔多!”
四、軍方營救“奧斯卡現(xiàn)場”:影帝級游擊隊員的誕生
2008年2月,一場堪比奧斯卡頒獎禮的營救行動在叢林上演。
當一隊“FARc成員”開著直升機來接人質(zhì)時,因格麗德瞇眼發(fā)現(xiàn)破綻:“兄弟,你迷彩服標簽沒剪!哥倫比亞軍方淘寶采購的吧?”
假綁匪急中生智:“這是最新戰(zhàn)術(shù)——讓敵軍笑到喪失戰(zhàn)斗力!”
她順勢接梗:“那你們該給我頒個‘最佳喜劇人質(zhì)獎’,畢竟我讓你們笑了六年?!?/p>
直升機上,特種兵小哥顫抖著給她遞咖啡,因格麗德秒變品鑒師:“這咖啡豆烘培度不夠,建議綁架個星巴克員工!順便抓個意大利廚師,你們這伙食比監(jiān)獄還差!”
駕駛員嚇得差點把操縱桿掰斷,心里默念:“這哪是營救人質(zhì)?這是接了個祖宗!”
這場營救行動后來被軍方列為“心理戰(zhàn)經(jīng)典案例”,而因格麗德則被網(wǎng)友封為“影帝級游擊隊員”。
她在自傳中調(diào)侃:“當時我差點以為自己在拍《碟中諜7》,只不過湯姆·克魯斯的任務是偷芯片,我的任務是偷綁匪的幽默感。”
五、出獄復仇“爽文女主”:從人質(zhì)到政壇泥石流
重獲自由后,因格麗德的第一站不是醫(yī)院,而是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