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薩米恩托當選阿根廷總統(tǒng)。
上任第一天,他便在總統(tǒng)府掛起橫幅:“治國如變魔術(shù),先逗樂再改革?!?/p>
他的教育革命堪稱“魔幻現(xiàn)實主義”:
要求全國教師必須掌握至少3個魔術(shù),理由是:“學生盯著魔術(shù)的時間,比盯著課本長三倍?!?/p>
某次視察農(nóng)村小學,他突然從耳朵里掏出一枚雞蛋,孩子們尖叫連連。
校長嚇得連夜報名魔術(shù)班,結(jié)果因表演“大變活兔”失敗,改行當了魔術(shù)師助理。
推行“移動圖書館”:用牛車拉著書籍穿越沙漠,車頭掛著標語:“書比牛跑得慢,但比專制走得遠?!?/p>
設(shè)立“笑話獎學金”:能講出最搞笑歷史段子的學生,可獲免費教科書。
有學生因此背熟了整個獨立戰(zhàn)爭史,只因“笑話需要事實支撐”。
鐵路外交:牛群上的國際秀
1873年,薩米恩托訪問美國,為爭取鐵路投資,他干了一件驚掉下巴的事:將200頭阿根廷牛趕上火車,讓它們在紐約中央車站“巡游”。
面對記者質(zhì)疑,他振振有詞:“這叫移動式牛肉外交!美國人吃我們的牛排,就會記我們的鐵路?!?/p>
這一招竟真促成美阿鐵路合作,被后世稱為“牛群外交的勝利”。
總統(tǒng)府的《堂吉訶德》:用荒誕對抗官僚
薩米恩托的辦公桌上永遠擺著一本《堂吉訶德》。
內(nèi)閣會議時,他常突然翻書朗讀:“看!這瘋子騎著瘦馬沖向風車,比你們有勇氣多了!”
某次討論預(yù)算案,財政部長抱怨:“錢不夠!”
他合上書冷笑:“堂吉訶德會說‘錢是紙,理想是馬’——諸位,你們的馬呢?”
三、寫作事業(yè)的“文學暴走族”:罵獨裁者與自黑回憶錄
《法昆多》:獨裁者的“腌肉桶”吐槽
1845年,薩米恩托發(fā)表《法昆多:文明與野蠻》,將羅薩斯比作“會走路的腌肉桶”,稱其統(tǒng)治是“脂肪與專制的雙重堆積”。
書中金句頻出:
“羅薩斯的胡子比他的政策更濃密,但兩者同樣骯臟?!?/p>
“他統(tǒng)治阿根廷的方式,就像用牛油擦槍——油膩且無效?!?/p>
羅薩斯氣得懸賞通緝,特別注明:“要活的!死的沒法讓他刪書評!”
薩米恩托卻將懸賞令裱在書房,題字:“文學的勛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