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也承接裝裱工作,不過接待的都是大客戶,魏明在大會堂見過的那幅《江山如此多嬌》就榮寶齋負責裝裱的,是由傅抱石和關山月兩位大師歷時三個月完成的,畫上還有偉人的題字。
90年代之后大會堂懸掛的《江山如此多嬌》就是臨摹復制版了,因為原版幾十年時間發(fā)黃變舊,還因漏雨原因造成畫面局部損傷,而負責臨摹工作的也是榮寶齋。
除此之外榮寶齋還承擔著創(chuàng)匯重任,除了友誼商店,在榮寶齋也可以用外匯或者外匯券買到齊白石、李可染、李苦禪、王雪濤,以及魏明的鄰居吳作人等人的畫作。
魏明暫停了摩托車就是因為看到了吳作人老先生。
老頭也注意了魏明,趕緊對他招招手,魏明鎖好車進了榮寶齋的大門,門口這個牌匾是郭沫若題寫的,進去后還能看到啟功、齊白石等人題字的牌匾。
“小魏你怎么來琉璃廠了?”
魏明晃了晃自己的手上的卷軸:“我來取畫。”
吳作人:“是那天借筆墨作的畫?”
“對?!?/p>
吳作人來了興趣:“我可以看看嗎?”
“就是我一個朋友畫著玩的,不是專業(yè)畫家?!蔽好魇孪嚷暶?,然后才徐徐展開。
吳老看了一眼就知道魏明不是在謙虛,確實不專業(yè),看這落款是個女子。
于是他道:“你蕭阿姨擅長花卉,如果你這個朋友想要探討可以找她聊聊?!?/p>
“哎呀,這會不會太打擾了?”這可是個大機緣。
吳老擺擺手:“我們都是退休的人了,平時閑著也是閑著,不礙事的?!?/p>
魏明趕緊替朋友謝過。
之后吳老被工作人員請到會客室用茶,魏明也得以走進這個藝術世界。
眼睛所及的地方都是名人字畫,而且每一個都耳熟能詳,如雷貫耳。
比如魏明喝茶時正對著的正是白石老人“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這是一個十八開的組畫,分六個鏡框掛在榮寶齋會客室墻上,每一幅并不大,只有32x26那么大。
這種極品真是難得一見,尤其是湊近了看,那細節(jié)上的功夫驚為天人。
吳老先生還給魏明介紹:“這幾幅畫應該是40年代畫的,是齊老成熟時期的作品,非常珍貴,幾乎每一幅里都有蟲獸有花草,野趣怏然?!?/p>
他家里有齊老的幾幅畫,但說實話,用心程度可不如這十八幅小畫,這組畫堪稱白石老人同類作品里的巔峰之作,別看畫幅小,小且細節(jié)一點不少,這難度才高呢。
那這些畫也有40來歲了,畫幅小就是容易保養(yǎng)啊,現在看來一點都不顯舊。
魏明一開始重點那幾條仿佛活過來的大蝦,并和梅琳達在友誼商店買的作對比。
魏明已經盡量給她挑好的了,但是跟眼前的依然沒法比,估計梅琳達買的蝦就是老爺子幾分鐘畫成的,而眼前這副起碼得十幾分鐘吧。
此時魏明只后悔沒帶相機過來。
看著看著他又注意到一幅葡萄,葡萄枝葉上還有一只螞蚱。
這幅畫魏明覺得螞蚱才是重點,感覺得用放大鏡才能看清那可怕的細節(jié),葡萄就是個順帶的。
不過這順帶的葡萄要是讓雪姐看到了,怕是要把自己的《紫葡萄》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