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這才恭恭敬敬遞上劇本:“我聽說夏夢女士剛剛成立了一家電影公司,而且財力雄厚,不妨跟她合作。”
這件事國內的媒體也有報道,在左派三家開始萎靡之際,夏夢的青鳥確實也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汪陽道:“我先看看劇本?!?/p>
“您老先看著,”魏明又道,“那我能不能看看北影廠之前拍的民國時期的紀錄片啊?”
“紀錄片?”
“嗯,最近在寫一部抗戰(zhàn)時期的長篇,我太年輕,怕掌握不好那個時代的人文風貌,所以最近正在瘋狂搜羅老紀錄片看,剛剛把上影廠的那些珍藏看完了?!?/p>
上影廠讓魏明看了,汪陽也不甘落于人后,一個電話把管理拷貝倉庫的主任喊來,讓他帶魏明去看看。
魏明連忙感謝,表示看完了再過來找他聊電影。
魏明一走,汪陽廠長又把一個副廠長和文學部主任江懷延叫了過來,大家一起參謀參謀到底能不能拍,以及合拍片是否合適。
原本他其實更傾向于自己拍,不過最近出了一個事,讓他覺得合拍片或許更合適。
年前上影廠的張勛華帶著他文學劇本《神秘的大佛》從上影廠逃到了北影廠。
因為上影廠原本承諾讓他擔任導演,不過后來又反悔了,于是他找上北影廠,希望能由他擔任導演拍出這部娛樂性質十足的武打片。
不過可惜,《自古英雄出少年》來的更早,而且《自古》的主題更正。
再加上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也不允許北影廠一下子上兩部娛樂片,國家給的指標是固定的,娛樂片多了,有深度的嚴肅片就要減少,那些想探索藝術的老導演們會有意見的。
于是北影廠把張勛華和這個本子推薦給了峨眉廠,畢竟講的是樂山的事,由峨眉廠來拍沒毛病。
結果峨眉廠欣然接納了張勛華和他的《神秘的大佛》,而且廠長還親自進京死纏爛打借走了北影廠三朵金花之一的劉小慶以及葛存狀。
這樣一來,《神秘的大佛》看起來越來越像那么回事兒,北影廠可不希望自己的《自古英雄出少年》輸給這個被自己放棄的項目。
所以要么不拍,要么就要拍好,而且一定要比《神秘的大佛》好,拍成這個類型的標桿。
魏明是上午來的,中午由庫房主任帶著在北影廠食堂吃了一頓工作餐。
食堂里人不少,有幕后,有演員,還有家屬。
嘿,那不是蔡名嗎!真年輕??!
那個大姐好像是張金玲吧,《瞧這一家子》里演陳佩嘶他姐。
喲,這小朋友好像那個江姍吧,這會兒才13歲,已經(jīng)有些小美人的模樣了,等等,她手上捧著的是《兒童文學》吧,好像還是剛出版的三月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