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老婦人死活不肯走,非要拍賣行先派遣更高級的鑒定師過來。
老婦人振振有詞,哭嚎著喊:“我現(xiàn)在跟你們走了,他們就能說我的項鏈不值錢,隨便賠點錢打發(fā)我。我不能走,我要見鑒定師,還要不同公司的鑒定師,還要叫電視臺過來,還有公證處!否則我就一頭撞死在這里!”
警察對這種耍潑的老人也最是無奈,總不能硬拖著她走吧,出什么事,誰能擔這個責任?
而且事情還涉及到一條有可能值錢也有可能一錢不值的項鏈,麻煩了。
那條項鏈落在地上,一開始都沒有人敢碰,就怕被老婦人一家賴上。
警察來了后,拍了現(xiàn)場照片,這才由警察把項鏈撿起來。
所有人都轉(zhuǎn)移到會議室。
警察果然來詢問大家事情經(jīng)過,并記錄在場人員的個人信息。
少了個雷木,但記得雷木的人也沒多嘴,都想著可能外國人不想多事。
而老婦人一家就顧著自家的事,抓的也是那倒霉少年和那保安,也沒注意到旁觀者中少了一人。
隨著眾人證言,加上拍賣行在走廊裝了監(jiān)控,事情經(jīng)過很快就弄清楚了。
老婦人是主要責任人,因為是她用抓著首飾盒的手去打保安,而保安并沒有回手,只是抬起手臂阻擋。老婦人沒有抓穩(wěn)首飾盒,才導致首飾盒脫手。
但首飾盒在砸到墻上再反彈的時候還沒有裂開,是那名少年踢了一腳才導致首飾盒裂開,里面的項鏈才掉出來碎裂。
哪怕少年堅持他沒有看清那是什么東西,只是本能的自我保護反應,可因為過失損害也要承擔責任,所以少年不得不擔負次要責任。
責任人都搞清楚了,但在涉及到賠償金額時,雙方又鬧起來。
少年父母見逃不過賠償,就咬定一定要按照拍賣行之前給出的鑒定結(jié)果來賠。
老婦人和她的家人當然都不愿意,鬧著要重新鑒定。
十點半到了,引導員過來請王沐和王葉去鑒定室。
老婦人一家還不讓姑侄倆離開,說他們必須留下來作證。
警察不耐煩地說已經(jīng)記錄下兩人證言和身份信息,他們又是無關者,想離開隨時可以離開。
老婦人還要鬧,王葉拉著他姑就走。
王葉在經(jīng)過長桌時——項鏈和首飾盒就放在桌子上,他快速摸了一把。
因為他速度快,誰也沒注意他碰觸了項鏈。
王葉看著百科全書給出的鑒定結(jié)果,表情相當古怪。看小說,630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