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北軍區(qū)指揮部,張百川、關政委、蕭參謀長三人圍坐在木桌旁,目光都聚焦在剛剛收到的兩份電文上。一份來自八路軍總部并轉延安批示,另一份則來自深入敵后的情報網(wǎng)。
張百川先點在第一份電文上:“批了,延安和總部同意我們的擴軍和發(fā)展計劃,要求我們穩(wěn)妥推進,注意鞏固根據(jù)地,量力而行。”
關政委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如釋重負又充滿干勁的神情:“太好了,有了中央和總部的支持,我們心里就更有底了,這下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
蕭參謀長則更關注細節(jié):“批復里強調(diào)‘穩(wěn)妥推進’和‘量力而行’,看來中央也希望我們不要太冒進?!?/p>
“不是冒進,是時機到了,”張百川移到第二份電文上:“你們看看這個,華北方面軍為策應正面戰(zhàn)場,近期從山西第一軍序列中,秘密抽調(diào)整編第9旅團、獨立混成第16旅團大部,以及第110師團的一個聯(lián)隊,星夜南下,晉中、太原方向鬼子兵力空前空虛,”
關政委和蕭參謀長幾乎同時湊過來,仔細閱讀電文上的每一個字。
“消息可靠嗎?”關政委追問。
“可靠,”張百川斬釘截鐵:“是我們的內(nèi)線冒著天大的風險送出來的,而且其他渠道的信息也相互印證了,現(xiàn)在駐守晉中的,主要是鬼子獨立混成第4旅團殘部、一些新編的守備隊和大量的偽軍,真正的鬼子野戰(zhàn)主力,不到原來的一半,”
蕭參謀長立刻趴到攤開的大地圖上,手指快速劃過晉中幾個重要城市:“榆次、太谷、平遙、祁縣……如果情報屬實,這些地方的防御確實會大打折扣,司令員,你的意思是……”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張百川一拳砸在地圖上榆次和太谷的位置:“咱們擴軍是為了什么?練兵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等這樣的機會,現(xiàn)在鬼子后方空虛,正是我們主動出擊,擴大根據(jù)地,實現(xiàn)向晉中發(fā)展的天賜良機,”
關政委迅速冷靜下來,沉吟道:“機會確實是好機會,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鬼子即便兵力空虛,憑借堅固城防和裝備優(yōu)勢,也不是那么好啃的,我們選擇哪里作為突破口?動用多少兵力?戰(zhàn)役目標是什么?是占領城市,還是以殲滅有生力量和繳獲物資為主?”
“問得好,”張百川顯然已經(jīng)深思熟慮,“我的想法是,集中優(yōu)勢兵力,同時攻擊榆次和太谷,這兩個城市是晉中的門戶,拿下它們,就等于在晉中盆地站穩(wěn)了腳跟,戰(zhàn)役目標,首先是殲滅守敵,摧毀其軍事設施和物資倉庫;其次,視情況決定是否長期占領,如果鬼子反撲力量太強,我們就搬空物資,炸毀工事,主動撤離,達到削弱敵人、補充自己、擴大政治影響的目的,”
他詳細闡述部署:“命令教一旅許達部、715團王大山部,配屬炮兵團主力,負責主攻榆次,榆次是正太鐵路要點,鬼子囤積物資多,但守軍相對分散,命令教二旅彭輝部、716團賀東生部,配屬部分炮兵和工兵,負責主攻太谷,太谷城防堅固,但孤立突出,利于我集中兵力突破,”
“359旅陳旅長部,作為總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主要方向或打擊鬼子援軍,358旅老徐部,在北線加強對忻州、太原方向的警戒和佯動,牽制鬼子可能從北面來的援兵,”
“所有參戰(zhàn)部隊,務必充分發(fā)揮前期練兵成果,特別是步炮協(xié)同,告訴周團長,他的炮兵團是這次攻堅的拳頭,怎么砸開鬼子的烏龜殼,就看他的了,”
蕭參謀長一邊飛快記錄,一邊提出關鍵問題:“同時攻打兩座城市,我們的兵力雖然占優(yōu),但會不會分散?后勤保障壓力也很大?!?/p>
“就是要同時打,”張百川目光銳利:“讓鬼子首尾不能相顧,判斷不出我們的主攻方向,后勤方面,動員所有支前民兵和群眾,組成運輸隊、擔架隊,保障前線供應,這一仗,不僅是軍事仗,更是群眾仗,”
關政委補充道:“政治動員要立即跟上,要讓每一個戰(zhàn)士都明白,這一仗是響應中央號召,向外發(fā)展關鍵的一仗,是打破鬼子封鎖、為根據(jù)地開辟新天地的一仗,士氣只可鼓,不可泄,”
三人又就進攻發(fā)起時間、通訊聯(lián)絡、傷員轉運、戰(zhàn)場紀律等細節(jié)進行了討論。最終方案確定后,張百川深吸一口氣,對等候在旁的通訊科長命令道:“立即向各部隊下達預備命令:各部按一號作戰(zhàn)方案,開始向預定集結地域秘密開進,總攻時間,定于五日后凌晨,”
“是,”
命令下發(fā),晉西北軍區(qū)這這一次刀鋒所指,不再是險峻山嶺間的防御戰(zhàn),而是富庶平原上的攻城略地,一場旨在改變?nèi)A北抗戰(zhàn)格局的大戰(zhàn),即將在晉中盆地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