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很快下達。山東軍區(qū)在各主力旅的駐地,成立教導團的命令引起了熱烈反響。
第二旅旅部,旅長鐘偉對著電話筒嗓門洪亮:“王山嗎?對,是我,司令員的命令聽到了吧?咱們旅的教導團,你來兼團長,對,就按你在‘淬火班’學的那套來,給我往死里練,兵員軍區(qū)統(tǒng)一調配,你先把手底下的骨干給我攏起來,架子先搭起來,裝備少不了你的,先把老兵手里的家伙事熟悉一遍再說,”
類似的場景在各旅不斷上演。原本就作為訓練骨干存在的教導隊迅速擴編,一個個教導團的架子很快搭了起來。從各連隊抽調的優(yōu)秀班長、老兵,以及一批有文化、表現好的新兵被選拔進來。這些教導團未來不僅是新兵訓練的搖籃,更是初級軍官和特等射手、爆破能手等專業(yè)人才的孵化器。
與此同時,裝備調配也在緊張進行。各主力旅雖然有些干部對要交出部分迫擊炮感到肉疼,但都知道這是大局,執(zhí)行起來毫不含糊。一門門迫擊炮,一挺挺輕重機槍,連同保養(yǎng)良好的舊步槍,被集中起來,由軍區(qū)統(tǒng)一登記造冊,然后陸續(xù)配發(fā)到各個軍分區(qū)、縣大隊。
得到這批“重火力”支援的地方部隊欣喜若狂。許多縣大隊以前最多有幾挺輕機槍,如今竟然擁有了迫擊炮,戰(zhàn)士們圍著這些“寶貝”摸了又摸,興奮地討論著將來怎么用它來敲鬼子的炮樓。
魯中兵工廠更是進入了加班加點狀態(tài)。在李師傅和弗里茨的帶領下,工人們三班倒,機器轟鳴聲日夜不息。新的煉鋼爐冒著滾滾濃煙,子彈生產線、手榴彈生產線、炮彈生產線全速運轉。雖然自產的新式子彈和炮彈產量還在爬坡,但復裝子彈和手榴彈的產量已經能夠基本滿足部隊日常訓練的巨大消耗。
張百川也沒閑著,帶著指揮部的幾個人,不斷地下到各旅、各教導團視察,了解擴編和訓練的實際情況。
在一處教導團的訓練場上,他看到新兵們正在老兵的帶領下,一遍遍練習戰(zhàn)術動作和武器操作,雖然動作還顯稚嫩,但態(tài)度極其認真。
“司令員,這些都是好苗子,”陪同的教導團團長介紹,“有點文化底子,學東西快,吃苦耐勞。”
張百川點點頭:“嚴是愛,松是害。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要把我們在實戰(zhàn)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一點不落地教給他們,”
在另一個旅的裝備交接點,他看到地方部隊的戰(zhàn)士正小心翼翼地將配發(fā)下來的迫擊炮搬上大車,臉上洋溢著發(fā)自內心的笑容。
一個縣大隊的老隊長拉著張百川的手,激動地說:“司令員,有了這炮,以后狗漢奸的據點,我看他還敢不敢那么囂張,您放心,我們一定用好這些武器,保護好咱們的根據地,”
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張百川對身邊的謝福治、陳榘說道:“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山東軍區(qū)的底氣,有這么好的兵,有這么堅實的群眾基礎,別說四十萬,就是六十萬、八十萬,我們也能拉起來,裝備起來,”
謝福治感慨道:“是啊,人心齊,泰山移。只要我們路線正確,方法得當,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p>
陳榘則提醒道:“司令員,政委,擴編速度這么快,也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問題。比如新兵比例過高可能影響部隊戰(zhàn)斗力形成周期,干部缺口,還有后勤保障的壓力會非常大。”
張百川沉聲道:“你說得對。不能光圖快,要穩(wěn)扎穩(wěn)打。教導團的作用就在于此,要把新兵盡快錘煉成合格戰(zhàn)士。干部問題,內部挖潛和外部引進相結合。后勤方面,老謝,咱們得專門開個會,把薛橋、曾大山同志也叫上,得想辦法開源節(jié)流,確保部隊吃飽穿暖,彈藥充足。”
擴編計劃在緊張而有序地推進著,山東軍區(qū)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強化。一種強大的、令人心悸的力量正在齊魯大地上積蓄。所有人都明白,當這四十萬主力、二十萬地方部隊真正錘煉成型,裝備整齊之時,就是山東日寇的末日來臨之際。
然而,就在這厲兵秣馬的關鍵時刻,機要參謀送來了一封來自冀魯豫軍區(qū)的緊急電報。張百川看完電報,眉頭微微皺起,遞給了謝福治。
謝福治看完,臉色也凝重起來,他抬頭看向張百川和陳榘:“鬼子……好像有點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