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你有實力有沖勁兒,張總黃總對你期待也高。
你那邊,可是有你和蕭瀟兩個新老銷冠的,分公司的步伐確實要加快些了,不能太慢條斯理了”
程沛遠這話,說的很有水平,李哲乍一聽還真挑不出半點兒毛病來,這會兒張總也看向了他。
“李哲,你覺得呢?我個人其實就是小陳這個意思。
我知道你心思細膩又低調,還喜歡深思熟慮謹慎求穩(wěn),不會夸夸其談。
但你那邊的節(jié)奏和進度,確實要盡可能快點兒”
李哲此刻腦子里,想的還是那三百萬的指標,他考慮再三后,還是沒法接受。
“張總,那個,話是那么說,但具體到業(yè)績這事上,不管公司還是行業(yè)怎么樣,這些從本質而言都只是外因。
出業(yè)績靠的業(yè)務員自身這個內因,大家都是普通人,成長速度終歸有限的,我覺得還是不能揠苗助長。
所以,我個人覺得,我那邊這個月的業(yè)績,您給我下個200多萬的死任務,我咬咬牙還能接。
大不了我和蕭瀟一人拼100萬,其他六七個人,一人一臺小機器,就算一人一臺中型機,250萬的指標那也頂天了”
李哲解釋完,張總和程沛遠又是一番面面相覷,最后她微笑著看向李哲搖了搖頭。
“好,你說的有道理,李哲呀李哲,你這人,有時候是真的有點二百五。
又軸又犟,關鍵我一時還說不過你,真是服了你”
聽張總說服了自己,李哲心里竟然有點暗暗得意。
但他嘴上還是在狡辯:自己只是喜歡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罷了。
他狡辯完,程沛遠也跟張總一樣笑著搖了搖頭,不過他的笑容不一樣,還是皮笑肉不笑。
“李哲,你有你的道理。
不過,在公司當前集團化起步的前提下,你作為一個高層管理,更多的應該站在公司角度、張總角度去考慮問題,而非業(yè)務員角度。
你要做的應該是,給業(yè)務員把壓力拉起來,這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人的潛力都是逼出來的,這一點你肯定懂”
程沛遠這話,張總明顯愛聽,一邊聽一邊就在不停點頭。
但是,李哲有些不愛聽,他直視著程沛遠,一臉認真嚴肅的繼續(xù)解釋起來。
“程大經理,這道理我懂,但是,我辦事處的人的情況我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