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的手指在粗糙的巖石表面游移,指尖過處,石屑無聲紛飛,留下深淺不一的刻痕。他并非在雕刻什么,只是無意識地重復著“劃動”這個動作,感受著指尖與巖石摩擦時那細微的阻力變化,以及不同力度下刻痕深淺的差異。
這種單純的物理反饋,對他而言是一種新奇的體驗。不同于能量沖擊的震蕩,也不同于觸摸光罩或碎片時的特殊觸感,這是一種更直接、更“實在”的互動。
他劃出的線條雜亂無章,縱橫交錯,如同頑童最隨意的涂鴉,很快便布滿了小半塊巖石表面。他低頭看著這些線條,眼中依舊是那片亙古不變的茫然,只是在那茫然的深處,似乎有一絲極其微弱的、專注于當前簡單事情的“沉浸”。
時間在指尖的劃動中悄然流逝。
忽然,他的動作停頓了一下。
他的目光落在了無數(shù)雜亂線條中的一道上。那一道弧線比其他的更深一些,也更圓潤一些,首尾幾乎相連,形成了一個歪歪扭扭、卻大致封閉的圓形。
這個簡單的圓形,與他意識海中某個尚未完全消散的碎片圖像——玄機子之前神念傳遞來的、某個低階修士使用的簡易防護陣圖的輪廓——產(chǎn)生了極其模糊的、似是而非的呼應。
僅僅是輪廓相似,甚至連穩(wěn)定都談不上,更無絲毫陣法韻味可言。
但啟那空茫的心智,卻捕捉到了這絲微弱之極的“相似”。
他眨了眨眼,純凈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亮光。他似乎對這個偶然形成的、與他記憶中某個碎片“相似”的圖形,產(chǎn)生了一點點興趣。
他不再胡亂劃動,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這個粗糙的圓形上。
他伸出食指,小心翼翼地沿著圓形的內(nèi)側(cè),開始加深這道刻痕。他的動作很慢,很專注,試圖讓這個圓形變得更“圓”一些,更接近他記憶中那個模糊的輪廓。
然而,對于力量掌控全憑本能、毫無技巧可言的他來說,“精細”操作遠比毀滅性的爆發(fā)要困難得多。指尖微微一次不受控制的發(fā)力,便“嗤”的一聲,將圓形邊緣刻崩了一小塊。
啟停了下來,看著那個小缺口,眼中閃過一絲極淡的困惑。他似乎不明白為什么想讓它變好,卻反而弄壞了。
他嘗試著去“修補”那個缺口,用手指將旁邊的石粉抹過去,但石粉無法粘合,只是讓缺口變得更大更難看。
他微微偏著頭,盯著那個失敗的圓形看了好久。
然后,他似乎放棄了“修補”,轉(zhuǎn)而開始嘗試新的東西。
他回憶著玄機子神念圖像中,那簡易陣圖內(nèi)部似乎還有一些更細、更復雜的交錯線條。那些線條代表著能量的流動路徑,蘊含著最基礎的陣法規(guī)則。
啟不理解什么是能量路徑,什么是陣法規(guī)則。他只是單純地覺得,那些線條的“樣子”,似乎應該出現(xiàn)在這個圓形的里面。
于是,他再次伸出食指,指尖凝聚起一絲微弱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鴻蒙紫氣——并非有意操控,而是他意念微動時,道軀自然響應產(chǎn)生的微不足道的逸散。
帶著這一絲紫氣,他的指尖緩緩落入圓形內(nèi)部,開始嘗試刻畫記憶中的那些交錯線條。
這一次,情況截然不同!
他的指尖不再是純粹物理性的刻畫,而是帶上了一絲至高無上的鴻蒙本源能量!
“嗡……”
巖石表面發(fā)出一聲極其輕微的、滿足般的嗡鳴。那粗糙的、崩缺的圓形刻痕,在接觸到這一絲鴻蒙紫氣的瞬間,仿佛被賦予了某種短暫的生命力,竟微微亮起了一絲淡到極致的紫色毫光!
啟的指尖劃過之處,石質(zhì)不再是崩裂,而是如同被最精妙的刻刀雕琢,留下光滑而深邃的痕跡。那些他憑感覺模仿出的、歪歪扭扭、毫無陣法道理可言的交錯線條,也因為這一絲鴻蒙紫氣的注入,而變得隱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