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范沒想到,鴻佑帝會讓他帶兵去抄家。
抄家是肥差。
卻不是好差事。
肥差就是,抄家的時候,隨便就可以撈一點。對方如果貪腐,可能抄一家,暗中撈一點,就足夠王府一年開支。
可能更多。
抄家,基本上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以前都是錦衣衛(wèi)抄家,很顯然鴻佑帝不信任錦衣衛(wèi),是想要給他好處?
暗中撈取油水?
抄家不是好差事,是因為有些被抄家的大臣,其實有些時候是被冤枉的,就算是不被冤枉,當真是十惡不赦,卻也是經營多年,根深蒂固,抄家。。。
這種人所在的勢力,不敢對皇帝有什么不滿情緒,但是抄家的人,就成了他們痛恨的對象。
無形之中樹立了政敵。
鴻佑帝已經下旨,賈范自然不能拒絕:“臣遵旨。”
賈范躬身退下。。。
鴻佑帝心中怒火依舊沒有消散,這一次要不是賈范派出的人充當搜子,這些鄉(xiāng)試中徇私舞弊就不會被發(fā)現了。
鴻佑帝對錦衣衛(wèi)并沒有多少信任,也不敢絕對信任。
畢竟。。。
錦衣衛(wèi)之前乃是太上皇,手里最為鋒利的刀,是太上皇最為銳利的眼睛,最聰敏的耳朵。。。甚至是最靈秀的鼻子。
錦衣衛(wèi)這些年同樣內部腐化。
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錦衣衛(wèi),貪腐、為了利益冤枉人,利用手中權力訛詐別人。
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錦衣衛(wèi)反而沒有了多大作用。
錦衣衛(wèi)不整頓,天子不敢放開手去用。
“科舉乃是國朝之本,誰敢伸手,朕絕不留情!”
朝堂之上,派系林立,浙黨、湘黨、北孔、南孔、關中、河北。。?;ハ喙ビ?,互相構陷。干擾政令,舞弊視聽,朝堂不寧,國政無力。
而且插手科舉,這就是這些黨派的根基所在。
鴻佑帝很清楚他們的手段:“自今以后,杜絕朝臣收徒舉人、收徒進士。。。他們乃是天子門生,收徒舉人、進士,是要與朕搶學生嗎?”
這些大臣,鄉(xiāng)試可能看不上,但是會試開始之前,就已經了解了考生,不是收徒,就是以家族之女招收東床快婿。
提前下注,拉攏收買考生,之后利用手中權力暗中謀劃,到時候會試上榜者,逃不出他們的弟子、女婿之名。
到時候,這些人考中進士,也是不知天子,只知道自己的老師、岳父。。。豈能忠心天子?
朝臣心中一凜。。。天子此舉,可以說是斷了他們的造血功能。。。先是處決科舉徇私舞弊之人,杜絕科舉再有徇私舞弊,他們的族人、家族子弟沒有了上榜的可能。
家族造血功能壞死,家族延續(xù)極有可能中斷。
再有,不允許收徒舉人、進士,斷絕了他們派系的造血功能,沒有了新鮮血液。。。久而久之,派系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