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的時候,還被門檻絆了一下,差點直接趴在地上。
楊思忠看到這個屬下笨拙的樣子,更是一陣無語。
是不是該向吏部要人,充實一下通政司?
這一屆通政司,真是自己帶的最差的一屆!
楊思忠在內(nèi)心抱怨完,又開始查看奏疏。
通政使能夠決定遞送奏疏的順序,什么時候送,怎么送,都是大有講究。
除非進入重臣行列,這類奏疏都是會被內(nèi)閣和司禮監(jiān)單獨抽出來的,普通官員的奏疏能不能送到皇帝御案之上,全看通政司的安排。
甚至有時候通政司還能制造輿論。
比如將討論同樣事情的奏疏放在一起,集中送上去,就會造成集中上書的感覺,形成朝中達成共識的假象。
也可以將各種同一件事不同的觀點的奏疏送上去,這樣就會制造出朝廷分歧很大的假象。
楊思忠很快就翻到了蘇澤的奏疏。
原來是為了京師治安的奏疏。
楊思忠將蘇澤的奏疏單獨拿出來,他的奏疏和重臣上奏一樣,是需要特別對待的。
等所有奏疏跳出來,楊思忠又喊來徐叔禮,拿來腰牌向宮內(nèi)走去。
——
和系統(tǒng)所預測的一樣,這份打擊京師治安的奏疏,在內(nèi)閣沒有遇到阻力。
京師治安的重要性,閣老們自然清楚。
只是他們也沒想到,蘇澤竟然能否定自己改革巡捕營的功勞,自己主動提出要加強京師治安。
要知道蘇澤大可以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大唱京師治安好轉的贊歌,將功勞安在自己頭上。
這些日子刑部和順天府就是這么做的,他們拿出重罪犯罪下降的結果上報皇帝,還得到了皇帝的嘉獎。
隆慶皇帝剛看到蘇澤奏疏的時候,自然是勃然大怒,將蘇澤奏疏謄抄送給有司詳查。
也和系統(tǒng)預測的那樣,這份奏疏上了之后,蘇澤就遭到了順天府、刑部、都察院的狙擊。
他們攻擊蘇澤是危言聳聽,京師治安是在蒸蒸日上的,丟失孩童的案子不過是偶然事件,不值得大動干戈。
一直到了正月十七日,百官還在爭吵。
就在這個時候,皇帝突然下旨,責成錦衣衛(wèi)重案司專門負責此案,一定要打調(diào)這些誘拐兒童的團伙。
皇帝旨意一下,整個京師的治安機器就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蘇澤終于松了一口氣,系統(tǒng)還是發(fā)力了,但是他也好奇起來,系統(tǒng)是如何讓皇帝這么快決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