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意外結(jié)果:試行鞭法
顧憲成起身行禮,對眾人說道:
“朝廷工部所列鐵路造價,竟不以房山鐵路為范本?豈是厚北薄南乎?”
“吾等昨日盤查京郊鋼鐵市價,工部測算的鐵軌價格可要比市價高出數(shù)倍!這又是何故?”
“江南鐵路所用鋼鐵,當(dāng)以京師市價為準!”
顧憲成一發(fā)言,一改剛剛徐琨的小心模樣,直接就指向了南北問題。
在場的官員全部都皺眉。
這年輕人氣太盛了!
但是不氣盛還能是年輕人嗎?
蘇澤看著顧憲成,露出玩味的目光,不愧是東林先生顧憲成,這起手就把節(jié)奏帶起來了。
面對顧憲成的問題,主管京郊鋼鐵廠的萬敬站起來說道:
“顧秀才差矣!鐵路造價乃工部與營造司核算,已包攬運輸、開采、人工等所有成本?!?/p>
“京師的鋼材價格,不代表鋼材運到江南的價格!”
“房山鐵路的鋼材價格之所以低,那是因為煉鋼廠就在京郊,鐵路用的鋼材可以隨產(chǎn)隨鋪,節(jié)約了不少運輸費用?!?/p>
“江南路途遙遠,運輸困難,特別是京師到直沽這一段陸路,運輸所耗差不多就是鋼材價格的一半!”
“吳淞鐵路初建,成本自高,但朝廷豈敢妄定虛價?戶部也參與估算,葛司何不說明?”
萬敬拉上了戶部主司葛燁,葛燁自然也翻開賬本說道:
“京中鋼材價低廉是因京營煉鋼廠產(chǎn)能高漲。鐵路鋼軌若從京運松江,運費或比鋼材本身更費,江南自產(chǎn)就近豈非更省?”
這個話題又拋回到了江南的協(xié)商團這邊。
煉鋼廠?
其實江南也不是沒有討論過這個話題。
江南附近也有煤鐵產(chǎn)區(qū),而且本身交通發(fā)達,也不是不能建造煉鋼廠。
原時空的寶鋼不就是落戶上海的嗎?也是新中國第一批的超大型煉鋼廠。
但壞就壞在,建造煉鋼廠這件事,江南士紳自己都沒談攏。
煉鋼廠和鐵路不一樣,這煉鋼廠建造在什么地方?要征用哪家的地皮?
煉鋼廠可是技術(shù)含量非常高的產(chǎn)業(yè),一旦建造起來就不能挪地方。
江南七府都想要將煉鋼廠建造在自己的地盤,可單單一府也沒有能力建造煉鋼廠。
面對葛燁拋出來的話題,顧憲成冷笑道:
“葛司此言貌似有理,卻忘了我江南納糧之例!朝廷征收貢米,我江南糧戶解送京師,莫不算二百石方能抵一百石實入倉。今日修路,鋼材價格自應(yīng)如納糧之法:按京師鋼材核算,方顯公道!”
這句話說完,就連司禮監(jiān)的太監(jiān)都皺起眉頭。
這江南讀書人怎么和瘋狗一樣,連朝廷貢稅都要扯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