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士儋帶著群臣商議的結(jié)果返回內(nèi)閣,內(nèi)閣也都贊同這次共議的結(jié)果,遞交到皇帝的御案上。
而蘇澤返回自己的公房,拿出【手提式大明朝廷】,將這一次共議的結(jié)果塞了進去。
《火者來貢和陜甘教務共議》
——【模擬開始】——
《火者來貢和陜甘教務共議》遞送到皇宮和內(nèi)閣。
內(nèi)閣基本上同意你的共議意見,只有張居正表示反對。
張居正認為,一旦開了朝廷補貼陜甘學政的口子,那其他省份就會有理由推遲開征商稅,并要求朝廷仿效陜甘的例子,也補貼他們辦學。
隆慶皇帝看完后,也對辦學部分有所遲疑。
果然和張居正所言,以江南籍貫官員為首,紛紛表示反對。
嘉峪關(guān)馬市并不足以補貼整個陜甘的辦學費用,這有違了朝廷之前的承諾,等于是用其他省份的賦稅,來補貼陜甘辦學。
隆慶皇帝通過了奏疏的其他部分,擱置了陜甘學政事務。
——【模擬結(jié)束】——
【剩余威望:1380?!?/p>
【若要完全通過你的協(xié)商提案,需要支付300點威望值,是否支付?】
只要300威望嗎?
蘇澤自然是毫不猶疑的選擇了“是”。
【威望值已經(jīng)扣除,剩余威望1080點,請等待奏疏生效。】
——
回到內(nèi)閣,殷士儋又有些意志闌珊。
他還在思考剛剛鴻臚寺的共議。
想到剛剛蘇澤的表現(xiàn),殷士儋心中五味雜陳。
蘇澤幫著高拱推動實學,日后蘇澤入閣后,實學又要發(fā)展成什么地步?
自己是心學門徒,可滿朝之中,卻沒有能勘大任的。
殷士儋又回想共議時候的場景。
張四維是高拱門徒,也是實學的推動者。
沈一貫是蘇澤的好友,也是實學的倡導者。
申時行是張居正的弟子,他和張居正一樣,對于學術(shù)沒有興趣,但也算是傾向于實學。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人才就是大明的未來,如果他們都傾向于實學?
殷士儋不敢繼續(xù)想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