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散裝江南之其二
蘇澤見到小胖鈞后,他臉上的笑意都要掛不住了,他急切的開口問道:
“蘇師傅猜一猜,這次舅舅去倭國,到底換了多少銀子回來?”
蘇澤這次倒是沒有未卜先知的辦法了,他事先也沒有和李文全通訊,根本不知道倭國的事情。
蘇澤還是盡量往多的猜,于是說道:
“兩萬銀元?”
小胖鈞搖頭說道:
“原來也有蘇師傅不知道的事情!這次一來一去,舅舅足足帶回來六萬銀元!”
聽到這個數(shù)字,蘇澤也嚇了一跳!
六萬銀元是什么概念!
這僅僅是來回一趟的收入!
東亞地區(qū),除了夏季臺風季節(jié)的幾個月海上風浪大不適合航行外,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航行的。
堺港的位置要比萊州港靠北,但是因為倭國暖流的作用,這里也是不凍良港,冬季也是可以通航的。
如果一次就能賺到六萬銀元,豈不是說一年就能回本?
不對,賬不能這么算。
蘇澤向小胖鈞問道:
“不知道殿下有沒有明細的賬目?”
小胖鈞立刻掏出一個簡單的賬單,遞給了蘇澤說道:
“蘇師傅看吧,這就是舅舅快馬送回來的明細?!?/p>
蘇澤看完之后,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最大的一筆收入,是販運佛郎機炮的收入。
火炮這個東西,是物以稀為貴的。
第一次交易的時候能賣出高價,不代表以后都能賣出高價。
原時空,織田信長剛剛開始采購的火炮單價,是一門3000兩銀子。
但是在后期,一門火炮的單價就剩下100兩了。
雖然100兩依然是高價,但是已經(jīng)沒有最初的暴利了。
況且在東亞地區(qū),倭國也不是大明一個賣家。
除此之外,奢侈品也是會隨著供應增加而降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