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兩人都太過于強硬,都不肯由別人主導變革。
——
張元忭走進了貢院。
第380章出題
張元忭是浙江紹興人。
張元忭的父親張?zhí)鞆驮卧颇习床焖靖笔?,但是在一次平叛作?zhàn)中戰(zhàn)敗,又因為曾經(jīng)和嚴嵩不對付,于是被嘉靖皇帝下獄治罪。
張元忭來到京師,散盡家財營救父親,這才讓父親出獄。
后來張?zhí)鞆筒」屎?,張元忭在家守孝完畢,去年才來到京師備考?/p>
他和徐渭是同鄉(xiāng),在徐渭的引薦下,他得到了一個《樂府新報》采風使的職位。
張元忭也會向《樂府新報》投稿,靠著這樣倒是也勉強維持了生活。
張元忭非常瘦,在守門士兵的檢查后,他被放進了貢院。
拿到牌子,進入自己考號,接著就是書吏來核對張元忭的身份,然后將他的號牌掛在考號外。
緊接著張元忭就見到了兩名身穿朱紅色官袍的大臣,領著一群文官走了過來。
考場里的官員,就只有主副考官和閱卷官了。
張元忭連忙站起來稽首行禮。
人群中,有一個豐姿不凡的年輕官員瞥了一眼張元忭號房邊上的牌子,牌子上寫著他的名字和籍貫。
這個年輕官員自然是蘇澤。
張元忭,蘇澤用【記憶香囊】回憶過自己看過的明代資料,張元忭似乎就是本科的狀元。
當然,自己改變了太多的歷史,也不知道張元忭還能不能成為本科的狀元。
但是能考上狀元的,肯定還是有本事的。
蘇澤準備在監(jiān)考的時候,多關注一下這個名叫張元忭的考生。
蘇澤隨著張居正繼續(xù)巡視貢院。
張元忭等眾人離開后,開始整理考試貢舉。
號房狹仄得僅容轉(zhuǎn)身,寒意料峭的初春清晨,冰涼透體的磚石氣息撲面而來。
張元忭緊了緊身上半舊的青布棉袍,手腳利落地放下考籃,里面只有幾支磨損的毛筆、一方陳墨。
“貢稿紙了!一黃銅幣一張!”
周圍的考生紛紛喊住叫賣的小吏。
貢院內(nèi)是不能自己帶稿紙的,但是寫文章也是需要草稿的,所以這些書吏就會賣一些稿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