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未來?”龍宇的意識中泛起波瀾。
那些畫面真實而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定數(shù)”感。但他同時也感受到,在那些畫面的邊緣,存在著無數(shù)細微的“變數(shù)”,如同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卻又頑強地閃爍著。
“混沌……盤古……洪荒……浩劫……”
這些詞匯在他的意識中沉淀,與“無中生有”的法則相互碰撞。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混沌也好,洪荒也罷,皆是“無中生有”的產(chǎn)物,是他源力逸散、擾動虛無的結(jié)果。而那些浩劫,那些戰(zhàn)火,本質(zhì)上是“有”在演化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的“失衡”——當一種“有”過于強盛,便會擠壓其他“有”的存在空間,最終引發(fā)毀滅與重塑,回歸新的平衡。
這,或許就是量劫的根源。
因他而生,因“有”而生。
龍宇沒有感到恐慌或愧疚,他的心境如同虛無之海般平靜。他是起源,自然要承載起源所帶來的一切,包括毀滅與重塑。
“既然看見了未來,便無需畏懼。”他的意識中升起一股明悟,“我的道,并非只創(chuàng)造‘有’,更要守護‘有’的演化?!?/p>
他調(diào)轉(zhuǎn)龍首,不再向前探索,而是開始在原地盤旋。
源力從他體內(nèi)洶涌而出,不再是零散的逸散,而是按照某種精密的韻律,在虛無中編織、構(gòu)建。這一次,他要創(chuàng)造的不再是一縷光、一粒塵,而是一個“載體”,一個能承載他的道、能觀測未來、能守護演化的“殿宇”。
紫金流光匯聚,虛無被強行“撐開”,一片穩(wěn)定的空間開始成型。
殿宇的根基是用最純粹的源力凝結(jié)而成,刻滿了“無中生有”的法則符文;梁柱如同巨龍盤繞,蘊含著支撐“有”的力量;穹頂之上,星辰點點,映照的正是他之前“看”到的未來軌跡;殿宇中央,一座高臺緩緩升起,臺面光滑如鏡,能映照萬物本源——此為觀星臺。
四周,一座座偏殿次第浮現(xiàn):有的閃爍著煉器的火光,有的彌漫著丹藥的清香,有的流淌著書籍的墨韻,有的散發(fā)著守護的厚重……
這是他的道基,他的居所,他觀測諸天演化的起點。
龍宇將其命名為——起源殿。
當最后一縷源力融入殿宇,使其徹底穩(wěn)固在虛無之海中時,龍宇的龍軀已然增長到了百萬丈。他盤臥在起源殿的最高處,俯瞰著這座由自己親手創(chuàng)造的“有”,感受著與殿宇之間血脈相連的聯(lián)系。
觀星臺上,未來的畫面依舊在緩緩流轉(zhuǎn),但此刻在龍宇眼中,那些畫面不再是冰冷的“定數(shù)”,而是充滿了可供引導的“變數(shù)”。
他知道,混沌將生,盤古將開天,洪荒將現(xiàn),量劫將起。
而他,龍宇,將在這座起源殿中,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的開始。
不是為了干涉,至少現(xiàn)在不是。
而是為了理解。
理解“無中生有”的真正含義,理解他作為“起源”的宿命,理解那些未來畫面中,偶爾閃過的、與自己相關(guān)的模糊身影——尤其是那道在戰(zhàn)火中,似乎為了守護什么而擋在前方的、略顯孤寂的背影。
龍宇閉上雙眼,元神沉入起源殿的核心,開始梳理體內(nèi)奔騰的源力,同時推演著下一件要創(chuàng)造的“物”——一件能承載他時空之力的本命法寶。
虛無之海依舊寂靜,但起源殿的存在,已然在這片絕對的“無”中,投下了一顆足以攪動未來的“石子”。
道的演化,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