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虛的晨霧帶著鴻蒙初開的清冽,絲絲縷縷纏繞在新筑的山門梁柱上。玄空立于玉石廣場中央,指尖劃過一塊未經(jīng)雕琢的青色巖石,石面上便浮現(xiàn)出“鴻蒙宗”三個古篆字。字跡剛落,周遭的靈氣便如潮水般涌來,在字間流轉(zhuǎn)成環(huán)——這是昨日源土子以九天息壤混合昆侖石筑成的山門碑,雖無雕飾,卻已與昆侖山脈的地脈靈氣相融。
“大長老,”源風(fēng)子自云海中落下,衣袂沾著幾點星塵,“按您的吩咐,已在宗門外三百里布下‘九曲迷蹤陣’,陣眼用了您給的‘定風(fēng)珠’,即便是準(zhǔn)圣初期的生靈闖入,也得在陣中繞上三日?!?/p>
玄空頷首,目光掃過身后初具雛形的建筑群。正北是主殿“鴻蒙殿”,梁柱皆用洪荒初生的“沉水木”打造,木材中還能看見未散盡的先天水汽;東側(cè)是“藏經(jīng)閣”,目前只存著源七子記錄的《洪荒靈氣初錄》;西側(cè)是“演武場”,地面鋪著從東荒運來的“火山巖”,能承受先天神火的灼燒。一切都在按計劃推進(jìn),唯獨缺了一樣最關(guān)鍵的東西。
“陣法、殿宇、典籍,皆為外物。”玄空望向虛空,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宗門立世,需有‘道’為骨。若無核心法訣,縱是占盡昆侖靈脈,也不過是空中樓閣?!?/p>
源火子恰好從煉丹房走出,聞言撓了撓頭:“可宗主臨行前只說‘隱世觀劫’,沒提修行之事啊。難道咱們鴻蒙宗的弟子,不需要修煉?”
“觀劫即是修行?!毙論u頭,“只是這修行之法,非同尋常。洪荒初開,生靈或修肉身強(qiáng)橫,如未來巫族;或修靈氣吞吐,如三清;或修法則感悟,如女媧。然這些皆為‘術(shù)’,而非‘道’。我等既以‘鴻蒙’為名,當(dāng)求本源?!?/p>
他話音剛落,天際忽然響起一聲輕鳴。那聲音不似風(fēng)雷,不似鳥鳴,更像是混沌未開時的第一縷氣機(jī)震動。緊接著,一道紫金霞光自九天垂落,穿透昆侖的云層,如一條光帶懸在廣場上空。霞光中,一枚玉簡緩緩旋轉(zhuǎn),玉簡通體呈混沌色,表面流淌著淡淡的鴻蒙紫氣,卻無一字一文,仿佛一塊未經(jīng)打磨的璞玉。
源七子齊齊變色,下意識地后退半步。他們能感覺到,玉簡中蘊(yùn)含的力量遠(yuǎn)超他們的認(rèn)知——那不是靈氣,不是法則,而是一種更古老、更本源的存在,仿佛能隨意改寫洪荒的規(guī)則。
玄空卻神色平靜,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對著霞光深深一揖:“玄空,恭迎宗主法旨?!?/p>
虛空中傳來龍宇的聲音,那聲音不似人聲,更像是無數(shù)大道法則的共鳴,在每個人的識海中直接響起:“玄空,你可知‘道’為何物?”
玄空抬頭,朗聲道:“弟子以為,道是天地運行之規(guī),是生靈演化之律,是混沌生滅之理?!?/p>
“然也,未盡然也?!饼堄畹穆曇魩е唤z縹緲,“你說的是‘道之顯’,而非‘道之本’。洪荒生靈皆在‘顯’中追逐,卻不知‘顯’源于‘隱’,‘隱’歸于‘源’?!?/p>
隨著他的話語,懸浮的玉簡忽然光芒大盛。無數(shù)金色的文字從玉簡中流淌而出,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卻在觸及地面的瞬間化作光點,融入玄空的識海。玄空只覺眉心一熱,無數(shù)信息如決堤的洪水般涌入——那是《鴻蒙大道經(jīng)》的全文。
他下意識地閉上眼,任由經(jīng)文在識海中流轉(zhuǎn)。開篇第一句便顛覆了他對“道”的認(rèn)知:“鴻蒙未判,有‘源’存焉。源非氣,非理,非空,非有,是為萬物之母,萬法之根?!?/p>
“此經(jīng)分三篇?!饼堄畹穆曇衾^續(xù)響起,“‘源起篇’述宇宙誕生之秘,教你見‘源’;‘演化篇’析洪荒法則之變,教你用‘源’;‘歸真篇’明心物合一之境,教你成‘源’。今日傳你‘源起篇’與‘演化篇’上篇,‘歸真篇’與‘演化篇’下篇,待鴻蒙宗有弟子能引動起源之力時,再傳不遲?!?/p>
玄空的識海中,經(jīng)文正在自行演化。“源起篇”中,不僅有文字,還有無數(shù)動態(tài)的畫面:先是一片虛無,虛無中誕生一點微光,微光膨脹為混沌,混沌中盤古蘇醒,開天辟地,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盤古身軀化為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這畫面比任何典籍都要清晰,甚至能看到盤古開天時,每一縷清氣的流動軌跡。
“原來如此……”玄空喃喃自語,“盤古并非‘創(chuàng)造’了洪荒,而是以自身為‘源’,讓洪荒從‘隱’顯化為‘有’。祖巫是盤古精血所化,故天生掌控部分本源法則;三清是先天清氣所凝,故擅長感悟天道運行……”
“演化篇”則更為玄妙。它沒有直接記載任何神通法術(shù),而是解析了法則的“演化邏輯”:比如“火”的本質(zhì),是起源之力的“散逸”狀態(tài),故祝融的南明離火與太陽真火看似不同,本源卻相通;“水”的本質(zhì),是起源之力的“凝聚”狀態(tài),故共工的洪水與四海之水,可借同一法則操控。
“這不是修行功法,”源木子目瞪口呆地看著玄空周身泛起的淡淡紫氣,“這像是……一本能看透萬物本質(zhì)的書?”
“不止?!毙毡犻_眼,眸中仿佛有星辰生滅,“它教你如何‘見道’。尋常功法是給你一把劍,讓你學(xué)如何揮舞;《鴻蒙大道經(jīng)》是給你一塊鐵,讓你明白劍為何是劍,以及它還能是刀、是斧、是犁?!?/p>
他抬手一揮,廣場中央的地面忽然裂開,一株嫩芽從土中鉆出。嫩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轉(zhuǎn)眼間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樹干上布滿了細(xì)密的紋路,細(xì)看之下,竟是“源起篇”的經(jīng)文;樹葉呈現(xiàn)出青、赤、黃、白、黑五色,對應(yīng)五行;樹冠籠罩之處,靈氣的流動變得清晰可見,如一條條透明的小溪。
“這是……”源金子伸手觸碰樹干,指尖剛碰到紋路,便驚呼一聲,“我好像懂了!我之前用星辰精金鑄器,總覺得差了點什么,原來我只練了‘金之堅’,卻沒悟‘金之源’!星辰精金源于星辰碎片,星辰碎片源于混沌炁,若能引混沌炁入金,器物自會生出靈性!”
源火子也學(xué)著觸碰一片赤色的葉子,片刻后恍然:“我煉‘先天培元丹’時,總控不好火候。原來火不僅有‘烈’,還有‘藏’——就像源起篇說的,‘火散則焚,藏則溫’,煉丹需的是‘藏火’,而非‘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