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能量流的本質(zhì),比龍宇見過的任何混沌本源都要純粹,卻又比虛無之海的“無”多了一絲“生”的氣息。它們在旋渦中循環(huán)往復(fù),每一次流動,都在碰撞中誕生出無數(shù)轉(zhuǎn)瞬即逝的“概念”——那是“光”的雛形,是“暗”的影子,是“力”的萌芽,是“法則”尚未成型的呢喃。
“這……便是混沌之外的‘外域’?”龍宇低聲自語,聲音中帶著一絲訝異。
玄空的《虛無考》中曾推測,虛無之?;蛟S包裹著不止一個混沌,但從未有任何證據(jù)能證明這一點(diǎn)。而眼前的能量流,顯然不屬于他已知的那個即將被盤古開天的混沌——那個混沌的本源雖狂暴,卻已有了“秩序”的雛形,而眼前的能量流,卻處于一種絕對的“混沌初開”狀態(tài),充滿了無限的變數(shù)。
龍宇伸出手,指尖輕輕觸碰了一縷靠近的能量流。
嗡——
指尖與能量流接觸的剎那,沒有驚天動地的轟鳴,只有一聲細(xì)微的震顫。那縷能量流瞬間化作一道流光,順著龍宇的指尖涌入他的體內(nèi)。
與吞噬混沌本源時的“霸道”不同,這股能量流進(jìn)入體內(nèi)后,竟如最溫順的溪流,主動融入他的本源之中。龍宇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與虛無之海的那絲隔閡,在這一刻徹底消失了——仿佛這股能量流,才是他誕生前,虛無之海最原始的“乳汁”。
更讓他震驚的是,隨著能量流的融入,他腦海中竟浮現(xiàn)出無數(shù)破碎的畫面:
一片比已知混沌更廣闊的“原始宇宙”,那里沒有魔神,沒有法則,只有無盡的能量流在碰撞、湮滅、重生;
一群形態(tài)各異的“意識體”,它們沒有實(shí)體,卻能駕馭能量流,在原始宇宙中編織出最初的“規(guī)則之網(wǎng)”;
一場突如其來的“寂滅”,整個原始宇宙在瞬間崩塌,化作無數(shù)碎片,其中最大的一塊,便是眼前這片能量流的源頭……
畫面破碎,如同水中月、鏡中花,再也抓不住。
龍宇收回手,指尖還殘留著那股能量流的余溫。他明白了,這片裂隙連接的,是一個早已毀滅的“前混沌時代”的殘骸——那是比盤古所在的混沌更古老的存在,如今只剩下這股原始能量流,在虛無之海的邊緣茍延殘喘。
“原來,虛無之海孕育的,不止吾與盤古的混沌……”龍宇的目光變得深邃,“那么,是否還有更多的‘外域’?更多的‘前時代殘骸’?”
他的心中,第一次生出了“好奇”之外的情緒——那是一種對“未知”的敬畏。
這股原始能量流,雖然強(qiáng)大,卻對他構(gòu)不成任何威脅。甚至可以說,它是滋養(yǎng)他本源的最佳補(bǔ)品。但龍宇沒有再吸收,只是靜靜地看著那旋渦中翻滾的能量流。
他能感覺到,這股能量流中,蘊(yùn)含著一種“渴望”——渴望被“定義”,渴望被“賦予形態(tài)”,渴望從這介于“有”與“無”之間的狀態(tài)中,掙脫出來,真正地“存在”。
“或許,未來某一天,吾會為你們賦予‘存在’的意義?!饼堄钶p聲說道,像是在對能量流承諾,又像是在對自己低語。
他沒有再停留。這片混沌外域的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足夠顛覆玄空的《虛無考》,也讓他對“虛無”與“存在”的理解,又深了一層。
轉(zhuǎn)身,龍宇的身影再次融入虛無。這一次,他的腳步不再是漫無目的的漫游,而是帶著一種更清晰的“方向”——他要回到起源殿,將這片混沌外域的存在,記錄進(jìn)玄空的典籍中。
他還要推演,這股原始能量流,是否會對未來的盤古開天、洪荒誕生,產(chǎn)生某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虛無之海再次恢復(fù)了寂靜,只有那片裂隙中的原始能量流,依舊在不知疲倦地翻滾、流動。仿佛在等待著,那位白衣道尊的再次降臨。
而遠(yuǎn)在起源殿的觀星臺上,玄空正對著玉璧上的“未來推演圖”皺眉——圖中代表“混沌”的區(qū)域旁,忽然多出了一絲若隱若現(xiàn)的金色線條,線條的盡頭,是一片連他的混沌儀都無法探測的“未知”。
“殿主回來了?!毙仗ь^,看向殿門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這次漫游,似乎帶回了不得了的東西。”
他拿起刻刀,在《虛無考》的第七卷末尾,留出了一大片空白。他知道,接下來要記錄的內(nèi)容,或許會比前七卷加起來,還要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