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輪回的永夜之中,忘川河的濁浪裹挾著細碎的魂火,在奈何橋底翻涌成綿延的光帶。平心娘娘立于橋頭,玄色長袍垂落的衣角拂過橋面凝結(jié)的寒霜,卻未沾半分涼意——自她化身為幽冥之主,周身便縈繞著與輪回共生的溫潤魂力,連這終年不散的陰寒,都似要為她退讓三分。
遠處,一道銀白流光破開幽冥的沉沉霧靄,落地時化作玄冥的身影。她今日未著平日慣穿的戰(zhàn)鎧,僅以素白道袍束發(fā),袖口繡著的鴻蒙云紋隨步履輕晃,倒少了幾分戰(zhàn)場殺伐的凜冽,多了幾分起源殿獨有的清寂。見平心回首,玄冥快步上前,指尖還殘留著剛從丹藥寶庫帶出的丹香:“平心姐姐,久等了?!?/p>
平心抬手,引她至橋畔一處石亭。亭內(nèi)石桌上,早已擺開一卷泛著幽藍光澤的魂冊,冊頁邊緣用幽冥特有的“忘憂墨”寫著“地球亡魂錄”四字,墨跡流轉(zhuǎn)間,無數(shù)細小的魂影在冊頁中沉浮,似在訴說著未盡的塵世故事?!澳銇淼谜?,”平心指尖點向魂冊,冊頁自動翻到最新一頁,“這是近百年地球華夏先民的亡魂名錄,你且看看?!?/p>
玄冥俯身細看,只見冊頁上每一個魂名旁,都標注著淡金或淺灰的印記。淡金印記的魂名旁,多寫著“墾荒三載,護族民避兇獸”“織麻布百匹,贈老弱無依者”;而淺灰印記的魂名側(cè),卻多是“奪鄰人糧,致幼童餓死”“見兇獸襲村,棄眾而逃”。她指尖撫過那些淡金印記,能清晰感受到魂冊中傳來的溫和魂力,而觸碰到淺灰印記時,魂力則帶著幾分滯澀與陰冷。
“這些印記,是你依亡魂生前功德所定?”玄冥抬眸,眼中帶著幾分了然。她雖長居起源殿,卻也常聽龍宇提及地球華夏的近況——那些先民在蠻荒大地上刀耕火種,以微薄之力對抗兇獸與天災(zāi),每一份生存的努力,都藏著不易。
平心點頭,指尖在魂冊上輕輕一點,一道淡金魂影便從冊頁中飄出,化作一個身著粗布麻衣的少年模樣。少年魂影茫然地望著四周,眼中卻還殘留著一絲執(zhí)拗:“我的粟種……還在石窖里,族人要是找不到,冬天該怎么過?”話音未落,魂影便似被無形之力牽引,朝著六道輪回的方向飄去,只是行至“人道”入口時,卻又猶豫著停住,似在眷戀著什么。
“這孩子叫阿禾,”平心的聲音帶著幾分輕嘆,“生前為了護族里的粟種,被山熊所傷,死時才十六歲。他的魂靈帶著執(zhí)念,若直接入輪回,怕是要在‘望鄉(xiāng)臺’多滯留百年,消磨掉這份純善。”
玄冥望著那道徘徊的魂影,心中微動。她想起龍宇曾對她說過,地球華夏是洪荒人族文脈的延續(xù),那些先民雖無修仙資質(zhì),卻憑著“生生不息”的韌性,在破碎的洪荒碎塊上筑起文明的雛形。起源殿護持三界,若連這些善魂都無法妥善安置,豈不是辜負了龍宇“護文脈”的初衷?
“姐姐是想為這些華夏善魂,尋一條更妥帖的輪回之路?”玄冥直起身,目光落在平心臉上。她知道,平心執(zhí)掌輪回萬載,最是懂魂靈的苦楚——那些帶著功德的善魂,本應(yīng)得善果,可若按尋常輪回規(guī)則,他們需與其他界域的亡魂一同排隊,運氣好者入人道,運氣差者或許會墜入畜生道,甚至因魂力微弱,在輪回通道中消散。
平心指尖輕攏,將那道少年魂影收回魂冊,冊頁上的淡金印記愈發(fā)明亮。“正是?!彼_魂冊的前幾卷,露出更早的華夏亡魂記錄,“你看,近百年來,華夏先民的善魂占比已達七成,遠超其他界域。他們之中,有舍身護幼的婦人,有教族人耕種的老者,有抵御外敵的勇士……這些魂靈,本就是華夏文明的‘根’,若能讓他們重投華夏,不僅能安撫其執(zhí)念,更能為華夏的文脈添一份韌性。”
玄冥接過魂冊,細細翻閱。她看到一個叫“阿母”的魂名,旁注“誕三子,皆教以‘勿奪人食’,臨終前還將僅存的半塊粟餅分給孤兒”;又看到一個叫“石父”的魂名,寫著“鑿石為器,教族人制弓箭,護部落免受狼群襲擊,后因護犢被狼咬死”。這些簡單的記錄,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卻滿是塵世的溫暖,讓她想起起源殿藏經(jīng)閣里,玄空所寫的《地球華夏文明初記》——那些先民,正是用這樣的點滴善舉,在蠻荒中撐起了一片天。
“可輪回講究‘公平’,”玄冥忽然蹙眉,“若我們特意將華夏善魂優(yōu)先投往華夏,會不會違逆了‘六道平等’的規(guī)則?其他界域的亡魂,若見此情形,怕是會心生不滿,甚至引發(fā)魂亂?!边@是她最擔心的——幽冥輪回是三界秩序的根基,一旦規(guī)則失衡,輕則亡魂滯留,重則波及人界與天界,打亂龍宇好不容易穩(wěn)定的三界格局。
平心早有考量,她從袖中取出一枚瑩白的玉牌,玉牌上刻著“輪回鑒”三字,牌身流轉(zhuǎn)著淡淡的金光。“這是我以自身魂力,融合鴻蒙宗傳來的‘功德算法’所制的‘輪回鑒’。”她將玉牌放在石桌上,玉牌自動懸浮而起,投射出一道光幕,光幕上浮現(xiàn)出“功德值”“執(zhí)念度”“魂力強度”三個維度,“今后,所有亡魂入輪回前,需先經(jīng)‘輪回鑒’判定——若功德值達標,且執(zhí)念在‘眷戀華夏’者,可優(yōu)先進入華夏的人道輪回;若功德值不足,或執(zhí)念不在華夏,則按原有規(guī)則分配。這樣一來,既不違逆‘公平’,又能照料華夏善魂。”
玄冥凝視著光幕上的維度參數(shù),眼中露出贊許。她伸手觸碰玉牌,指尖傳來溫潤的魂力,能清晰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公正”之意——這“輪回鑒”并非偏袒,而是以“功德”為憑,以“執(zhí)念”為引,恰是對善魂的一種“順勢而為”。
“姐姐考慮得周全?!毙c頭,忽然想起一事,“那若華夏的人道輪回名額已滿,該如何?總不能讓善魂一直等下去?!?/p>
平心微微一笑,抬手一揮,石亭外的忘川河面上,忽然浮現(xiàn)出三道新的光門,門楣上分別刻著“華夏春”“華夏夏”“華夏秋”。“我已在輪回通道中,新增了三條‘華夏專屬通道’,分別對應(yīng)華夏的農(nóng)耕時節(jié)?!彼忉尩?,“春季是播種之時,投生的善魂多帶‘生機’;夏季是耕種之時,投生的善魂多帶‘堅韌’;秋季是收獲之時,投生的善魂多帶‘聰慧’。這樣既能分流亡魂,又能讓善魂的特質(zhì),與華夏的農(nóng)耕文明相契合。”
玄冥走到亭邊,望著那三道泛著暖意的光門。她仿佛能看到,未來會有無數(shù)淡金魂影,從這里走過,帶著前世的善念,重投華夏的沃土——他們或許會成為田埂上耕種的農(nóng)人,或許會成為教孩童識字的先生,或許會成為守護家園的勇士,將那份“善”與“韌”,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如此一來,‘善魂投華夏’便不是‘偏袒’,而是‘順勢’?!毙まD(zhuǎn)過身,眼中已有定論,“既護了華夏善魂,又守了輪回規(guī)則,更能為華夏文脈固本。此事,我支持姐姐。”
平心聞言,臉上露出釋然的笑容。她將“輪回鑒”收入袖中,重新合上魂冊,冊頁上的魂影似感受到了新的希望,紛紛閃爍起明亮的光芒?!坝心阒С郑耸卤愫棉k了?!彼内ど钐幠堑劳ㄍ私绲妮喕毓忾T,“明日起,‘輪回鑒’便會正式啟用,所有華夏善魂,都將憑功德與執(zhí)念,重歸故土?!?/p>
玄冥走到平心身側(cè),與她一同望向那道光門。忘川河的濁浪依舊翻涌,卻似少了幾分陰冷;奈何橋的寒霜依舊凝結(jié),卻似多了幾分暖意。她們知道,今日的這個決定,不僅是對華夏善魂的照料,更是對龍宇“護文脈”囑托的回應(yīng)——那些在蠻荒中堅守善念的先民,值得這樣的溫柔;那些在破碎洪荒中重生的華夏文明,值得這樣的守護。
“等此事落定,我便去起源殿,將‘輪回鑒’的規(guī)則告知龍宇與玄空?!毙ず鋈徽f道,指尖的丹香與平心周身的魂力交織在一起,“玄空正在編《幽冥輪回戶籍》,正好將‘善魂投華夏’的新規(guī)則記入其中,讓三界知曉,幽冥輪回,既有規(guī)則,亦有溫度。”
平心點頭,目光落在魂冊上那道少年魂影的名字上——阿禾。她仿佛能看到,不久后,這個執(zhí)著于粟種的少年,會帶著淡淡的金芒,從“華夏春”的光門中走出,投生在一個耕種的家庭,再次握住那片他曾守護過的土地。而更多像阿禾一樣的善魂,會在華夏的沃土上重生,繼續(xù)書寫屬于他們的故事,也續(xù)寫著華夏文明的傳奇。
幽冥的永夜依舊漫長,但那三道通往華夏的光門,卻似一盞盞明燈,照亮了亡魂的歸途,也照亮了華夏文脈的未來。平心與玄冥立于石亭中,望著那片溫暖的光,心中都清楚——從今日起,幽冥輪回的規(guī)則里,多了一份對華夏的牽掛;而三界的秩序中,也多了一份對善念的守護。這,便是她們對“地球亡魂特殊照料”的答案,也是對“三界承平”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