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與太宗連忙挽留:“仙使遠道而來,何不稍作歇息,容我等略盡地主之誼?”
“不必了?!痹片幭勺有Φ?,“三界諸事繁雜,我二人還需盡快返程復命。待日后佛法在東土扎根,三界再慶不遲。”說罷,二人向玄奘與太宗拱手作別,轉身踏上祥云。
雷霆子臨行前,目光望向弘福寺藏經閣的方向,朗聲道:“愿真經廣布,蒼生向善,三界永安!”話音落,兩道祥云緩緩升起,朝著西方靈山的方向飄去,最終消失在天際。
仙使離去后,太宗與玄奘一同返回弘福寺。太宗看著案幾上的天庭賀禮,感慨道:“法師,此次佛法東傳,既有靈山佛祖加持,又有天庭仙使道賀,可見此乃天命所歸。朕決定,撥款擴建弘福寺,再召集天下賢才,協(xié)助法師譯經,務必讓真經傳遍大唐,乃至天下?!?/p>
玄奘躬身致謝:“多謝陛下隆恩。貧僧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p>
消息很快傳遍長安,乃至整個大唐。百姓們紛紛前往弘福寺焚香祈福,各地高僧也陸續(xù)趕赴長安,協(xié)助玄奘譯經。那尊鎮(zhèn)經鼎被安置在藏經閣中央,日夜散發(fā)著瑞氣,護佑著真經不受侵擾;凝神露則被分給參與譯經的高僧,助他們更快地領悟經文奧義;三界祥和圖則懸掛在弘福寺的大雄寶殿內,凡是前來參拜的百姓,都能感受到一股祥和之氣,心中的戾氣與煩惱漸漸消散。
而此時的靈山,大雷音寺內,如來佛祖正與諸佛菩薩端坐蓮臺。忽然,殿外祥云繚繞,雷霆子與云瑤仙子駕臨。眾佛紛紛睜眼,如來佛祖頷首笑道:“二位仙使遠道而來,有失遠迎。”
雷霆子與云瑤仙子向如來行禮:“我二人奉昊天上帝、瑤池金母之命,特來向佛祖道賀佛法東傳成功?!闭f罷,取出另一套天庭賀禮——一尊“萬佛朝宗鼎”與一幅“靈山勝境圖”,“此乃天庭心意,愿靈山佛法昌隆,三界同沐佛光?!?/p>
如來佛祖示意迦葉接過賀禮,笑道:“多謝昊天上帝與瑤池金母厚愛。佛法東傳,非靈山一己之功,實乃三界同心協(xié)力之果。日后還需與天庭多多相助,共護三界安寧?!?/p>
“佛祖所言極是?!痹片幭勺拥?,“昊天上帝有言,三界本是一體,佛法渡化世人,天庭護佑三界,相輔相成。日后若有需天庭相助之事,佛祖可遣人至天庭通稟?!?/p>
如來點頭道:“定當如此。”隨后命人設宴款待二位仙使,席間,諸佛與仙使暢談三界大勢,言語間皆是對未來的期許。
宴席過后,雷霆子與云瑤仙子辭別如來,返回天庭復命。而靈山之上,佛光更盛,諸佛菩薩皆在為佛法東傳的成功而喜悅。如來佛祖立于蓮臺之上,目光望向東方大唐的方向,心中暗道:“玄奘已歸,真經已至,接下來,便是佛法在東土生根發(fā)芽之時。三界祥和,指日可待?!?/p>
遠在虛無之海的起源殿內,龍宇正憑欄而立,鴻蒙盤在他身前緩緩旋轉,大唐弘福寺與靈山大雷音寺的景象清晰地映照在盤中。玄冥站在他身側,看著盤中百姓跪拜仙使的場景,輕聲道:“天庭此舉,倒是識大體。佛法東傳,有他們相助,能少許多波折?!?/p>
龍宇嘴角微揚:“昊天雖為人帝,卻也知曉三界平衡的重要性。佛法東傳不僅是佛門之事,更是穩(wěn)定三界的關鍵。他遣人道賀,既是示好,也是為了鞏固三界秩序。”
“那接下來,東土佛法便能順利傳承了?”玄冥問道。
“大體無礙?!饼堄钅抗馍铄洌安贿^,真經傳承之路,哪能一帆風順?日后還會有一些小的波折,但有鎮(zhèn)經鼎護持,有玄奘法師的堅持,有天庭與靈山的暗中相助,終究能化險為夷?!闭f罷,他抬手一揮,鴻蒙盤中的景象漸漸淡去,“我們只需靜觀其變,護佑三界不生大亂便可?!?/p>
玄冥點頭,目光望向起源殿外的虛無之海,只見海面上波光粼粼,隱隱有龍氣升騰。她知道,有龍宇在,三界便不會有傾覆之危。而佛法東傳,不過是三界漫長歲月中的一段插曲,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傳承,在這片天地間上演。
長安城內,弘福寺的鐘聲再次響起,悠遠而綿長。玄奘法師已率弟子們開始了譯經工作,筆尖在紙上劃過,留下一行行蘊含著佛法真諦的文字。陽光透過寺廟的窗欞,灑在經卷上,如同灑下了無盡的希望。百姓們在寺外焚香祈福,孩童們在街道上誦讀著剛學到的經文片段,一幅盛世佛音的畫卷,正在東土大地上緩緩展開。
天庭的道賀,不僅是對佛法東傳的認可,更是對三界和平的期許。從此,佛法在東土落地生根,與本土文化交融共生,護佑著大唐的繁榮昌盛,也護佑著三界的長治久安。而這一切,都將被玄空記錄在《西游量劫全紀》中,成為起源殿藏經閣里,一段不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