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之海從不是靜止的虛無。
這里沒有天,沒有地,沒有晝夜交替,更沒有生靈呼吸的聲息,唯有一片凌駕于三界六道之上的終極混沌。海面并非液態(tài),而是由億萬縷無形無質的本源氣流交織而成,它們如沉睡的巨龍般緩慢流淌,每一次涌動都帶著創(chuàng)世之初的道韻,低沉的嗡鳴穿透時空壁壘,在諸天萬界的最深處回響。海面上漂浮著無數(shù)細碎的光點,那是混沌法則的碎片,每一枚都蘊含著一道先天大道的雛形,它們是未來洪荒三千先天神魔的本源之基,此刻正隨著虛無海的氣流輕輕沉浮,散發(fā)著微弱卻堅韌的靈光。
而在這片無盡虛無的中心,便是整個虛無之海的能量樞紐——核心海眼。
與海面的相對平緩不同,核心海眼周遭的氣流呈現(xiàn)出極致的螺旋狀,如同一道貫穿鴻蒙的巨大旋渦,黑色的本源氣流被壓縮到極致,又在漩渦中心不斷噴發(fā)、舒展,形成肉眼可見的能量潮汐。潮汐之中,九道截然不同卻又渾然一體的光柱沖天而起,它們分別呈現(xiàn)出銀、藍、綠、黑、白、黃、紫、灰、金九種顏色,每一道光柱都蘊含著足以撼動諸天的法則之力,正是虛無之海的九大本源法則:時間、空間、生命、死亡、陰陽、五行、因果、輪回、造化。
銀色光柱是時間法則,光柱周圍纏繞著無數(shù)細密的光絲,它們時而向前延展,化作奔流不息的長河,時而向后收縮,凝成靜止不動的冰晶,每一絲光絲的顫動都代表著一個時空節(jié)點的生滅,蘊含著“過去不可改,未來未可知,現(xiàn)在唯可握”的大道真意。藍色光柱是空間法則,光柱內部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空間裂隙,裂隙中閃爍著無數(shù)星系的虛影,時而折疊,時而舒展,仿佛能將萬里之遙化作咫尺之間,又能將咫尺之地拉伸成天涯海角,彰顯著“天地為爐,空間為鼎”的無上威能。
綠色光柱是生命法則,光芒所及之處,即便是虛無之中的本源氣流,也能滋生出細微的生機,化作點點熒光,這些熒光雖微小,卻蘊含著無限的成長可能,代表著“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的大道至理。黑色光柱是死亡法則,它不似其他光柱那般張揚,反而帶著一種極致的沉寂,光芒所過之處,一切生機都會歸于寂滅,卻又在寂滅之中孕育著新的開始,詮釋著“塵歸塵,土歸土,萬物終有盡”的自然規(guī)律。
白色與黃色交織的光柱是陰陽法則,兩道光芒相互纏繞,時而此消彼長,時而融為一體,白色代表至陽,熾熱如恒星之核,黃色代表至陰,冰冷如太陰之髓,二者相生相克,構成了萬物衍生的基礎,演繹著“陰陽相濟,化生萬物”的宇宙真諦。五色斑斕的光柱是五行法則,金、木、水、火、土五種顏色的光芒輪轉不休,時而凝聚成堅硬的金石,時而化作蔥郁的林木,時而流淌成奔騰的江河,時而燃燒成燎原的火焰,時而沉淀成厚重的大地,五種元素相互轉化,構成了物質世界的核心骨架。
紫色光柱是因果法則,光柱周圍纏繞著無數(shù)透明的絲線,每一根絲線都連接著一個因果節(jié)點,絲線的一端是因,另一端是果,絲線顫動之間,便有無數(shù)因果循環(huán)在其中上演,它無形無質,卻能貫穿諸天萬界,維系著大道的公平與秩序?;疑庵禽喕胤▌t,光芒之中隱約可見一道幽深的通道,通道內魂靈虛影流轉,時而沉入黑暗,時而重見光明,代表著“生死輪回,善惡有報”的宿命歸途,與轉世凡塵的平心祖巫有著深層的本源關聯(lián)。
最后一道金色光柱是造化法則,它是九大本源法則中最為璀璨的一道,光芒柔和卻又蘊含著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光柱內部仿佛有無數(shù)世界在誕生、演化、毀滅,又在毀滅之中孕育新的生機,代表著“無中生有,造化萬物”的至高威能,也是起源之主龍宇最為核心的法則之力。
九道本源光柱圍繞著核心海眼的中心位置,形成一個完美的圓形法陣,它們各自散發(fā)著獨有的法則波動,卻又在法陣的牽引下相互共鳴,形成一股遠超單一法則的磅礴力量,這股力量如同無形的屏障,守護著海眼最深處的秘密,也滋養(yǎng)著這片虛無之海的每一寸空間。
而在核心海眼的最深處,并非虛無,而是一片由混沌神石鋪就的巨大平臺,平臺中央,一尊萬億丈長的九爪金龍本體正靜靜沉眠。
這尊金龍本體太過龐大,即便是在無邊無際的核心海眼中,也占據(jù)了近乎一半的空間,龍鱗如上古神鐵鑄就,每一片都閃爍著暗金色的光澤,上面布滿了細密的大道紋路,這些紋路與九大本源法則的光柱遙相呼應,每一次閃爍都能引動虛無海的本源悸動。龍角如玉石雕琢,晶瑩剔透,頂端延伸出無數(shù)分叉,每一根分叉上都纏繞著一縷本源氣流,散發(fā)出威嚴而神圣的氣息。龍爪鋒利如刀,爪尖閃爍著寒光,仿佛輕輕一握便能撕裂空間,踏碎星辰。龍尾粗壯有力,盤踞在平臺之上,尾尖偶爾輕微顫動,便能引發(fā)周圍能量潮汐的劇烈波動。
最為驚人的是這尊金龍的氣息,它并非外放式的霸道,而是內斂到極致的沉穩(wěn)與浩瀚,如同整片虛無之海的化身,既蘊含著創(chuàng)世的生機,又帶著寂滅的威嚴,讓人望而生畏,卻又心生敬畏。此刻,金龍的雙眼緊閉,呼吸極為緩慢,每一次吸氣都能將周圍的本源氣流吸入體內,每一次呼氣都能將體內的濁氣轉化為滋養(yǎng)虛無海的能量,它已經(jīng)這樣沉眠了億萬年,等待著覺醒的契機。
而就在此時,兩道微弱卻堅韌的魂光,正穿過核心海眼周圍的能量潮汐,朝著九大本源法則的光柱緩緩靠近。
這兩道魂光,正是從凡塵地球穿越而來的蕭承與林微的殘魂。
蕭承的殘魂呈現(xiàn)出淡淡的金色,那是龍宇本源之力的殘留,即便經(jīng)歷了凡塵數(shù)十年的輪回與車禍的重創(chuàng),這縷殘魂依舊保持著完整的形態(tài),核心處閃爍著一點璀璨的靈光,那是起源之主的本源印記,也是他從未熄滅的意識之火。林微的殘魂則是淡淡的黑色,帶著一絲冰晶般的寒意,那是祖巫玄冥的本源氣息,黑色魂光之中,隱約可見一道祖巫圖騰的虛影,雖微弱卻威嚴,彰顯著十二祖巫的無上榮光。
兩道殘魂在虛無海的氣流中漂浮,沒有自主意識,卻仿佛受到某種無形力量的牽引,朝著核心海眼的方向不斷靠近。沿途的能量潮汐極為狂暴,無數(shù)本源氣流如同利刃般切割著周圍的空間,若是普通魂靈,早已在這樣的狂暴能量中消散殆盡,但蕭承與林微的殘魂卻有著洪荒頂尖大佬的本源印記,那些狂暴的能量不僅沒有傷害到他們,反而在靠近殘魂時,被殘魂中的本源印記牽引、同化,化作滋養(yǎng)殘魂的能量,讓兩道魂光變得愈發(fā)凝實。
“嗡——”
當蕭承的殘魂靠近那道銀色的時間法則光柱時,異變陡生。
銀色光柱仿佛感應到了同源的氣息,光芒驟然變得熾烈起來,無數(shù)細密的時間光絲從光柱中延伸而出,朝著蕭承的殘魂纏繞而去。這些時間光絲帶著時間法則的本源之力,觸碰到蕭承殘魂的瞬間,便融入了魂光之中。蕭承的殘魂猛地一顫,核心處的本源印記瞬間點亮,無數(shù)關于時間的記憶碎片在魂光中閃現(xiàn):有洪荒初開時,時間長河誕生的壯闊景象;有龍宇執(zhí)掌時間法則,調整諸天時序的威嚴;也有凡塵數(shù)十年間,蕭承從孩童成長為丈夫、父親的點點滴滴。
這些記憶碎片如同潮水般涌來,讓蕭承的殘魂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魂光的顏色變得愈發(fā)濃郁,金色的光芒在虛無之中勾勒出龍宇的虛影,雖然只是一閃而逝,卻帶著震懾人心的威嚴。
幾乎在同一時間,林微的殘魂靠近了那道黑色的死亡法則光柱。
黑色光柱同樣感應到了同源氣息,沉寂的光芒瞬間爆發(fā),一股極致的寒意從光柱中散發(fā)而出,化作無數(shù)黑色的冰晶,朝著林微的殘魂飄去。這些黑色冰晶蘊含著死亡法則的本源之力,融入林微殘魂的瞬間,殘魂中的祖巫圖騰虛影驟然清晰,無數(shù)關于死亡與寒冰的記憶碎片涌現(xiàn):有祖巫玄冥在洪荒大地執(zhí)掌死亡法則,維系生態(tài)平衡的場景;有她與龍宇歷經(jīng)三世情緣,生死與共的畫面;也有凡塵中,林微與蕭承相知相戀,共度風雨的溫馨片段。
林微的殘魂劇烈顫動,黑色的魂光中浮現(xiàn)出玄冥祖巫的虛影,虛影身著黑色戰(zhàn)甲,手持寒冰長矛,威嚴赫赫,雖只是短暫顯現(xiàn),卻讓周圍的能量潮汐都為之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