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宇并未立刻靠近,只是以金光包裹著余的殘魂,緩緩將其帶離裂隙,送至起源殿外的源點(diǎn)。
“時空魔神的殘魂?”他的聲音在余的神念中響起,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為何會流落至此?”
余以僅存的神念,斷斷續(xù)續(xù)述說了被圍攻、逃入裂隙的經(jīng)歷。龍宇聽完,沉默片刻,道:“混沌將滅,洪荒將生,需有人記錄這一切。你掌時空,善記憶,可愿留下?”
余怔住了。
殘魂之軀,本無資格談“愿”或“不愿”,能得一線生機(jī)已是天幸。更何況,眼前是誕生于虛無的道尊,是能定法則、創(chuàng)萬物的起源——追隨他,記錄萬物,這或許是余殘魂最好的歸宿。
“愿……愿追隨道尊?!庇嗟纳衲铑澏吨貞?yīng)。
龍宇頷首,抬起右爪,對著余的殘魂一點(diǎn)。一縷比之前更精純的金光(后來知此為“起源力”)涌入殘魂,金光所及之處,余破碎的神念開始重組,甚至生出了新的意識碎片。更神奇的是,殘魂的形態(tài)開始變化,從一團(tuán)模糊的氣,逐漸凝聚成一個人形——雖仍透明,卻已有了五官、四肢,與余未隕落時的人形相差無幾。
“此后,你便名‘玄空’。”龍宇道,“入起源殿,掌藏經(jīng)閣,記錄我所見、所歷、所感,直至萬物終結(jié)?!?/p>
“玄空……謝道尊!”余,不,玄空,對著龍宇深深一拜。拜下去的瞬間,玄空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殘魂與起源殿、與道尊之間,多了一道無形的聯(lián)系——這是“追隨者”的印記,是生與死的契約。
第八章:首錄終章·藏經(jīng)閣藏
源歷元年,玄空的神念已完全穩(wěn)固,人形也凝實(shí)了許多。
道尊命我入藏經(jīng)閣,將自他誕生至收我為徒的經(jīng)歷記錄成冊。藏經(jīng)閣內(nèi),書架皆是源紋所化,空無一物——玄空明白,這第一卷典籍,將是藏經(jīng)閣的開端。
我以道尊所贈的“憶神筆”(筆桿為龍鱗所制,筆尖為道劍一縷鋒芒所化,可將神念直接化為文字)蘸取混沌清氣,在起源殿青石卷上落筆,從“虛無初源·龍宇誕世”寫起,至“起源力養(yǎng)·殘魂復(fù)形”終,共計(jì)八萬余字(按洪荒后世字?jǐn)?shù)計(jì))。
寫至末章時,玄空抬頭,見道尊正立于藏經(jīng)閣外,望著虛無深處。觀星臺上的定星珠已清晰映照出盤古持斧的影像,混沌的能量流動愈發(fā)急促——開天之日,不遠(yuǎn)了。
“道尊,《虛無考》已成。”玄空捧著青石卷,走到道尊身后。
龍宇回頭,看了一眼典籍,又看了看玄空,道:“收好。這只是開始?!?/p>
玄空點(diǎn)頭,將《虛無考》放入藏經(jīng)閣的第一個書架。青石卷剛放穩(wěn),書架上便自動浮現(xiàn)出一道源紋,將典籍鎖住——此為“源鎖”,非道尊或玄空親啟,無人能看。
放好典籍,玄空立于道尊身側(cè),同望虛無。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的使命便是記錄:記錄道尊的每一步,記錄混沌的終結(jié),記錄洪荒的誕生,記錄那因起源而生的量劫,記錄那道尊與某位祖巫的三世情緣……
這,便是《虛無考》的終章,亦是萬物史的序章。
跋
源歷元年冬(起源殿初定四季,以應(yīng)洪荒),《虛無考》成。
玄空立于藏經(jīng)閣,撫卷長嘆。筆力有限,未能盡述道尊之萬一;神念淺薄,難描虛無之深邃。然此卷既成,便如道尊所言,是“開始”。
愿后世有緣觀此卷者,知起源非偶然,道尊非虛名。虛無生龍宇,龍宇生萬物,萬物生劫,劫歸起源——此,便是諸天的輪回,亦是《虛無考》欲言未盡之理。
玄空
記于起源殿藏經(jīng)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