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流轉(zhuǎn)有序的法則符文,此刻像是被狂風攪亂的星河,東沖西撞。有的符文碰撞后湮滅,化作一縷青煙;有的則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復雜的圖案,卻帶著一股扭曲的氣息。這是鴻鈞內(nèi)心困惑的外化——他看到了洪荒的失衡,卻不知“平衡”究竟該是什么模樣。
他沉入神魂深處,開始回溯盤古開天的瞬間。
那一日,混沌被劈開,清濁分離,輕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盤古頂天立地,以肉身撐開天地,防其重歸混沌。最終,他身化萬物:左眼為日,右眼為月,血液化江河,骨骼化山岳,毛發(fā)化草木,氣息化風云……鴻鈞曾以為,這只是盤古“以身殉道”的壯舉,可此刻細想,卻品出了另一層意味。
日與月,一陽一陰,交替輪轉(zhuǎn),方能照亮洪荒,不至于永晝或永夜;江河與山岳,一水一土,相互依存,江河滋養(yǎng)山岳草木,山岳約束江河奔流;草木與風云,一生一息,草木借風云傳播種子,風云憑草木凝聚水汽……盤古化萬物時,并非隨意分配,而是有意讓每一種存在都有其“對手”與“伙伴”,相互制約,又相互成就。
“原來如此……”鴻鈞的神魂微微一震。
他想起了玄空在《紫霄初論》中寫的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者,陰陽也;三者,陰陽與中和也?!蹦菚r他與玄空論道三日,只覺這后輩對“道”的理解尚淺,此刻再品,卻如醍醐灌頂。
陰陽并非絕對對立,而是需要“中和”來調(diào)和。就像龍族的水與鳳族的火,本是相克,可若沒有水,火便會燎原;沒有火,水便會泛濫。真正的天道,不該是讓一方消滅另一方,而是讓水與火各安其位,在相互克制中達成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這便是“中和”的意義。
他的神念再次掃過洪荒,這一次,看到的不再是混亂的爭斗,而是失衡的根源:龍族欲獨占“水”,鳳族欲壟斷“火”,麒麟族欲掌控“土”,他們都在追求“有余”,卻忘了“有余”到極致,便是毀滅。
“天道……當損有余而補不足?!?/p>
這句話在鴻鈞的神魂中炸開,如同開天辟地時的第一聲雷。他眉心的造化玉碟驟然爆發(fā)出萬丈金光,玉片上的符文瞬間歸位,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圓。圓內(nèi),陰陽魚緩緩轉(zhuǎn)動,陰魚的眼是陽,陽魚的眼是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一刻,紫霄宮的霧重新變得有序。法則符文不再碰撞,而是順著陰陽魚的軌跡流轉(zhuǎn),時而化作水紋,時而化作火焰,時而凝成大地,最終都匯入那枚玉碟的光芒中。
四、悟道第二層:劫數(shù)與生機
平衡并非一成不變的靜止,而是在動態(tài)中維系的常態(tài)。
這個念頭浮現(xiàn)時,鴻鈞的神念落在了西極那縷魔氣上。此前,他只覺這魔氣是混沌余孽,當除之而后快,可此刻,卻從那毀滅的氣息中,品出了一絲“必要的惡”。
他想起了不周山的混沌煞氣。若沒有巫族的清剿,煞氣便會吞噬生靈,讓洪荒重歸混沌;可若巫族無限制地清剿,將所有煞氣滅盡,洪荒失去了“混沌”的對照,“秩序”本身也會變得僵化——就像草木若沒有風雨的洗禮,便難以長成參天大樹。
那么,這縷魔氣,是否也是天道為了“平衡”而默許的存在?
龍族的擴張已近失控,鳳族的火焰愈發(fā)熾烈,麒麟族的掌控欲日益膨脹,三族的“有余”已威脅到洪荒的根基。若沒有外力干預,他們遲早會將洪荒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而這縷魔氣,帶著混亂與毀滅的屬性,恰好能成為打破這種僵化平衡的“劫素”——它會激化三族的矛盾,讓他們在爭斗中消耗“有余”的力量,最終回歸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
“劫,非全惡;生,非全善?!兵欌x的嘴角,第一次露出一絲幾不可察的弧度。
他看到,那縷魔氣已悄悄滲入龍族的一個分支——蛟龍族。蛟龍本是龍族旁支,因血脈不純,一直被祖龍壓制。魔氣附著在蛟龍首領(lǐng)的戾氣上,讓他滋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暗中聯(lián)絡(luò)了不滿祖龍的龍族長老。一場龍族內(nèi)部的內(nèi)亂,正在醞釀。
他看到,魔氣也纏繞上了鳳族的一只鸞鳥。這只鸞鳥因羽毛不如鳳凰艷麗,一直被族內(nèi)排擠,魔氣放大了它的嫉妒,讓它偷偷將鳳族的防御布防圖,泄露給了麒麟族的先鋒。
他還看到,墨麒麟最信任的白澤,近日總在夢中被魔氣侵擾,夢見麒麟族被龍族與鳳族聯(lián)手覆滅。白澤掌“預知”,卻不知這夢境是魔氣扭曲了他的預知,讓他開始勸說墨麒麟“先下手為強”,主動向龍族、鳳族宣戰(zhàn)。
三族的矛盾,因這縷魔氣的催化,正在加速激化。鴻鈞知道,用不了多久,一場席卷洪荒的大戰(zhàn)便會爆發(fā)——后世稱之為“龍漢初劫”。
這場劫數(shù)會讓無數(shù)生靈隕落,會讓靈脈受損,會讓洪荒陷入蕭條。但劫數(shù)之后,龍族、鳳族、麒麟族的“有余”將被削弱,新的秩序會在廢墟上重建,那些被壓制的弱小生靈,將獲得喘息的機會。
“劫是破,生是立。破而后立,方為天道循環(huán)?!?/p>
造化玉碟上,陰陽魚的轉(zhuǎn)動忽然加快,魚眼處浮現(xiàn)出無數(shù)生靈的虛影:有在劫數(shù)中死去的,有在廢墟中重生的,有在爭斗中覺醒的,有在沉寂中悟道的……這些虛影交織在一起,最終化作兩個字:“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