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盟羅睺:洪荒歷950年,龍族與鳳族戰(zhàn)于東海,敖廣兵敗,祖龍為求勝,聽信“魔使”(羅睺麾下)讒言,與羅睺結(jié)盟,允魔軍借道東海攻鳳族。玄空在《魔禍錄》中記錄:“魔軍入東海后,非但不助龍,反掠水族為食,龍族腹背受敵,損失比與鳳族戰(zhàn)更甚?!?/p>
-
拒聽勸諫:龍族謀士鯤鵬曾建言“暫棄邊緣靈脈,休養(yǎng)生息,與鳳族和解共抗麒麟”,祖龍斥其“長他人志氣”,將鯤鵬貶至北海,導致龍族失去唯一清醒的戰(zhàn)略家。
-
漠視天道預警:洪荒歷960年,天道降“劫云”于東海,龍宮地震頻發(fā),祖巫帝江遣使勸祖龍“止戈避劫”,祖龍怒斬來使,稱“龍族豈懼天道”,徹底斷絕緩和可能。
第二章
鳳族:高傲分裂與復仇執(zhí)念
玄空評鳳族:“鳳皇承南明離火之烈,性高而傲,受辱必報,且族群分支林立,政令難通,終致內(nèi)耗外損?!?/p>
1。
高傲錯失和解良機
洪荒歷920年,伏羲受女媧所托,赴南域勸鳳皇“與龍族、麒麟族和談,共分靈脈”,鳳皇因“不死樹被毀”之仇,斥伏羲“人族未生,輪不到爾等多言”,將其逐出南域。玄空在《勸和記錄》中嘆:“彼時三族雖有隙,仍有轉(zhuǎn)圜余地,鳳皇一念之傲,斷卻生路?!?/p>
2。
族群分裂削弱實力
鳳族因“血脈純度”分裂為三派:鳳皇主導的“純血鳳族”、朱雀統(tǒng)領的“朱雀分支”、鸞鳥為首的“鸞鳥分支”。純血鳳族視分支為“旁系”,壟斷南明離火脈資源;朱雀分支因“火能分配不均”,多次與純血鳳族沖突;鸞鳥分支則偏向中立,不愿參與戰(zhàn)爭。洪荒歷940年,鳳族與麒麟族戰(zhàn)于中洲,朱雀分支拒發(fā)援兵,導致鳳族大敗,戰(zhàn)死兩萬,南域“鸞鳥靈脈”被麒麟族奪走。
3。
復仇執(zhí)念蒙蔽理智
鳳族因“焚天扇半成品被龍族所毀”“鳳巢遭麒麟族偷襲”,陷入復仇循環(huán)。洪荒歷955年,鳳皇不顧族內(nèi)反對,率全部精銳攻東海龍宮,雖焚毀龍宮大殿,卻因后援不足,被龍族援軍圍困,鳳族太子戰(zhàn)死,鳳皇重傷逃回南域,從此鳳族實力大損,從“三族之首”淪為次席。
第三章
麒麟族:保守妥協(xié)與投機誤判
玄空評麒麟族:“墨麒麟承戊土之厚,性穩(wěn)而保守,善謀小利,卻無大局觀,妄圖漁翁得利,終致引火燒身?!?/p>
1。
保守錯失擴張時機
中洲戊土母脈為洪荒最厚靈脈,麒麟族本可憑此壯大,卻因墨麒麟“守成”策略,僅固守中洲核心區(qū),放棄邊緣靈脈。洪荒歷880年,庚金礦脈出現(xiàn)時,麒麟族因“怕觸怒龍族、鳳族”,遲遲不派兵駐守,最終被龍族奪走;洪荒歷900年,西極“玄鐵礦脈”現(xiàn)世,麒麟族又因“怕引發(fā)戰(zhàn)爭”觀望,被鳳族搶占,錯失兩大利器資源。
2。
妥協(xié)喪失族群尊嚴
三族會盟(洪荒歷935年)時,墨麒麟為避免沖突,提出“靈脈三七分”(龍族占三、鳳族占三、麒麟族占四),看似占優(yōu),實則將中洲邊緣三脈讓給龍、鳳,引發(fā)族內(nèi)不滿。白澤勸諫“靈脈乃族群根本,不可輕讓”,墨麒麟不聽,導致麒麟族失去“庚金礦脈”“赤焰礦脈”,后續(xù)煉器、煉甲原料短缺。
3。
投機導致腹背受敵
墨麒麟妄圖“坐收三族沖突之利”,多次在龍、鳳交戰(zhàn)時偷襲后方:洪荒歷945年,龍族攻鳳族南域,墨麒麟率萬獸襲東海龍宮,奪靈晶五萬斤;洪荒歷955年,鳳族攻龍族,墨麒麟又襲南域,奪南明離火脈分支。這種“兩面偷襲”的投機行為,讓麒麟族同時得罪龍、鳳兩族,最終在龍漢初劫時,遭兩族聯(lián)合圍攻,中洲戊土母脈被破,墨麒麟戰(zhàn)死。
玄空在《三族特性總結(jié)》中寫道:“龍族霸而不智,鳳族傲而不群,麒麟族守而不進,三族特性如三把利刃,看似護己,實則終斬己身?!?/p>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