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伏羲一直留在人族部落。白天,他教族人們識別適合取火的木材,指導大家練習鉆木取火的技巧;晚上,他坐在火塘邊,給族人們講洪荒的故事,講日月星辰的運轉,講山川河流的分布。族人們圍坐在火塘邊,聽著伏羲的講述,看著跳動的火焰,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恐懼和不安。
芽的寒癥在火塘的溫暖下漸漸好轉,她也學著幫大家收集干草和細枝。有一次,她看到火塘邊的木柴快要燒完了,便獨自跑到附近的林子里撿樹枝。剛撿了幾根,突然聽到身后傳來一陣低沉的嘶吼聲。芽回頭一看,只見一頭體型龐大的黑熊正盯著她,黑熊的嘴角還掛著血絲,顯然是剛捕獵過。
芽嚇得渾身發(fā)抖,轉身就想跑,卻被腳下的石頭絆倒在地。黑熊一步步逼近,就在這危急時刻,一道身影突然從旁邊竄了出來,正是山。山手里握著木矛,擋在芽身前,對著黑熊怒喝:“兇獸,休傷我族之人!”黑熊被山的氣勢震懾了一下,卻很快又發(fā)起了攻擊,揮著巨大的熊掌拍向山。
山雖然學會了鉆木取火,但面對兇獸,依舊顯得弱小。他勉強躲過黑熊的第一拍,木矛卻被熊掌拍斷了。就在黑熊準備再次攻擊時,伏羲的聲音突然響起:“山,引火攻之!”山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趕緊從懷里掏出一塊干燥的絨絮和一根細枝,快速轉動起來。黑熊見狀,以為山在做無用功,再次撲了過來。
就在黑熊靠近的瞬間,山終于弄出了火星,他將燃燒的絨絮扔向黑熊的皮毛。黑熊的皮毛厚實,卻也怕火,火苗沾在皮毛上,立刻燒了起來。黑熊痛得嗷嗷直叫,轉身就往林子里跑,很快就消失在了樹林深處。
山松了一口氣,癱坐在地上,芽也跑過來,緊緊拉著山的衣角:“山哥,你沒事吧?”山搖了搖頭,看向伏羲,眼中滿是感激:“多謝伏羲大人提醒,若非火,今日吾與芽怕是難敵這兇獸。”伏羲走過來,拍了拍山的肩膀:“火不僅能取暖烹食,亦能驅獸御敵。往后外出,務必隨身攜帶引火之物,可保安全?!?/p>
隨著族人們逐漸掌握鉆木取火之法,部落里的火塘再也沒有熄滅過。每天清晨,都會有人負責添柴,讓火焰保持燃燒。族人們開始將打來的獸肉放在火上烤,烤肉的香氣彌漫在山縫周圍,再也沒有了生肉的腥膻味。孩子們第一次吃到熟肉,都吃得狼吞虎咽,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石看著族人們的變化,心中對伏羲充滿了感激——他知道,伏羲帶來的不僅僅是火,更是人族生存下去的希望。
第三章
觀蛛悟網(wǎng),經(jīng)緯連生
解決了取暖和熟食的問題,人族的生存壓力減輕了不少,但食物短缺的問題依舊存在。山每天帶著族里的青年出去尋找食物,雖然有火可以驅趕一些弱小的兇獸,但能找到的野果和獸肉依舊有限,有時候甚至會空手而歸。
這日,伏羲跟著山等人來到河邊找水。河邊的水很清澈,卻也很冰冷,山蹲在河邊,看著水里游動的小魚,嘆了口氣:“若是能抓到這些魚,也能給族里添些食物,可這魚游得太快,用手根本抓不住。”伏羲聞言,也看向河里的魚,若有所思。他抬起頭,目光落在河邊的一棵大樹上,只見一只蜘蛛正在樹枝間織網(wǎng),蛛絲在空中拉出一道道細密的紋路,很快就織成了一張八角形的網(wǎng)。
蜘蛛織完網(wǎng)后,便躲在樹枝后面,靜靜等待。不一會兒,一只飛蟲不小心撞進了網(wǎng)里,蛛絲立刻將飛蟲纏住,任憑飛蟲如何掙扎,都無法掙脫。伏羲看著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靈光——蜘蛛靠網(wǎng)捕食,若是人族也能織出類似的網(wǎng),豈不是也能用來捕魚?
“山,你看那蜘蛛?!狈酥钢鴺渖系闹┲刖W(wǎng)說道。山抬頭看去,疑惑地問:“伏羲大人,看蜘蛛做什么?”伏羲笑道:“蜘蛛以網(wǎng)捕蟲,吾等亦可仿蜘蛛之法,織網(wǎng)捕魚。蛛絲纖細,卻能困住飛蟲;吾等若用麻繩織網(wǎng),定能困住河里的魚?!?/p>
山順著伏羲的思路想了想,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伏羲大人,您的意思是,織一張大網(wǎng),扔到河里,魚游進去就會被纏???”伏羲點頭:“正是。不過蛛絲乃蜘蛛天生所吐,吾等需尋可織網(wǎng)之材。河邊的藤蔓、樹皮,皆可制成麻繩,再以麻繩編織成網(wǎng),便可捕魚?!?/p>
說做就做,伏羲帶著山等人在河邊尋找合適的材料。他們發(fā)現(xiàn),河邊的柳樹皮韌性很好,剝下來后,經(jīng)過浸泡和捶打,就能分成細細的纖維;而河邊的藤蔓,曬干后也很結實,適合做網(wǎng)的骨架。伏羲教大家如何剝樹皮、捶打纖維,如何將藤蔓切成均勻的小段。
一開始,族人們剝樹皮時,要么剝得太碎,要么把樹皮和樹干一起剝下來,浪費了不少材料。伏羲耐心地示范,告訴大家:“剝樹皮時,需先在樹干上劃一道口子,然后用木刀慢慢將樹皮與樹干分離,動作要輕,要順著樹皮的紋理剝,方能剝出完整的樹皮?!彼贿呎f著,一邊拿起一把木刀,在柳樹上劃了一道口子,然后用手指捏住樹皮的邊緣,輕輕一拉,一張完整的樹皮就剝了下來。
族人們跟著伏羲的方法嘗試,漸漸掌握了剝樹皮的技巧。剝下來的樹皮被放進河里浸泡,泡軟后,再用木槌反復捶打,直到樹皮變成細細的纖維。然后,大家將這些纖維擰成麻繩,一根根麻繩雖然粗細不一,卻都很結實。
接下來就是編織漁網(wǎng)了。伏羲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拿起幾根麻繩,開始示范編織的方法。他將一根麻繩作為“經(jīng)”,固定在兩根木樁之間,然后將另一根麻繩作為“緯”,在“經(jīng)”繩之間來回穿梭,每隔一段距離就打一個結?!熬幙棟O網(wǎng),關鍵在于經(jīng)緯交錯,結要打得牢固,否則魚入網(wǎng)后容易掙脫?!狈艘贿吘幙?,一邊講解,“經(jīng)繩要直,緯繩要勻,網(wǎng)眼的大小要根據(jù)魚的大小來定,捕大魚則網(wǎng)眼大些,捕小魚則網(wǎng)眼小些?!?/p>
山蹲在伏羲身邊,認真地看著每一個動作。他拿起幾根麻繩,學著伏羲的樣子,將經(jīng)繩固定好,然后用緯繩來回穿梭。一開始,他打的結總是松松散散,網(wǎng)眼也大小不一,織出來的網(wǎng)歪歪扭扭的。伏羲看到后,走過去,手把手地教他打結:“打結時,要將緯繩繞經(jīng)繩兩圈,然后從圈里穿過去,用力拉緊,這樣結才牢固?!鄙桨凑辗说姆椒?,重新打結,這一次,結果然結實了很多。
其他族人也紛紛拿起麻繩,開始編織。大家圍坐在河邊,手里的麻繩來回穿梭,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有幾個心靈手巧的女族人,很快就掌握了編織的技巧,織出來的網(wǎng)比山織的還要整齊。芽也學著編織,雖然她的力氣小,織得慢,但每一個結都打得很認真。
經(jīng)過三天的努力,第一張漁網(wǎng)終于編織完成了。這張漁網(wǎng)雖然不算太大,網(wǎng)眼也有些不均勻,但卻是族人們用雙手一點點織出來的。山捧著漁網(wǎng),激動地對伏羲說:“伏羲大人,您看,我們織成了!”伏羲看著漁網(wǎng),點了點頭:“好,今日便用這張網(wǎng)去捕魚,看看效果如何?!?/p>
眾人扛著漁網(wǎng),來到河邊水較淺的地方。山抱著漁網(wǎng),深吸一口氣,將漁網(wǎng)用力扔進河里。漁網(wǎng)在水中展開,像一張巨大的網(wǎng),覆蓋了一片水域。大家站在河邊,緊張地等待著。過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山喊道:“收網(wǎng)!”眾人一起用力,將漁網(wǎng)往岸邊拉。
漁網(wǎng)剛被拉出水面,大家就看到網(wǎng)里有好幾條銀白色的魚在掙扎,還有一些小蝦和螺螄?!坝恤~!真的有魚!”族人們興奮地歡呼起來,孩子們更是圍著漁網(wǎng)跑個不停。山將漁網(wǎng)里的魚倒進一個用樹皮做的籃子里,數(shù)了數(shù),一共有五條魚,最大的一條差不多有手臂那么長。
“太好了!有了這漁網(wǎng),我們以后再也不用擔心沒有食物了!”石趕到河邊,看到籃子里的魚,激動得熱淚盈眶。伏羲看著歡呼的族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張小小的漁網(wǎng),不僅能解決人族的食物問題,更能讓他們學會合作——編織漁網(wǎng)需要眾人分工協(xié)作,捕魚也需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這種合作的意識,將會成為人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接下來的日子里,族人們又編織了好幾張漁網(wǎng),每天都會去河邊捕魚。他們還發(fā)現(xiàn),漁網(wǎng)不僅能捕魚,還能用來捕捉一些小型的走獸——將漁網(wǎng)鋪在地上,上面放些誘餌,等走獸踩進網(wǎng)里,就能將其困住。隨著食物越來越充足,人族部落的人口也漸漸多了起來,原本狹窄的山縫已經(jīng)住不下了,石和山商量后,決定帶著族人離開山縫,在河邊建立一個新的聚居地。
新的聚居地選在河邊的一片開闊地帶,族人們用木頭和泥土搭建了簡單的房屋,房屋周圍挖了壕溝,溝里填上干草,點上火,既能驅趕兇獸,又能取暖。聚居地中央,依舊保留著一個大大的火塘,每天晚上,族人們都會圍坐在火塘邊,聽伏羲講道,分享白天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