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皇聽到此處,臉色微變。她近日確實命族中強者焚燒兇獸巢,卻未料到梧桐林會被波及——那些梧桐雖非混沌青蓮般的至寶,卻是鳳族誕生時便存在的靈植,歷代鳳族皆以梧桐木筑巢,若梧桐林毀,鳳族的氣運怕是真要受損。
“再看麒麟族的‘土河’?!兵欌x道祖的指尖移向中洲,“麒麟族掌土之法則,中洲的先天土本源最厚,故麒麟族能在三族中占得中洲之地。然,墨麒麟近日與白澤結盟,收編了中洲的‘兇獸軍’,那些兇獸本是洪荒劫氣所化,麒麟族收之,便是將劫氣引入族中,氣運豈能不受染?”
墨麒麟眉頭緊鎖,他收編兇獸軍,本是為了增強麒麟族的實力,以備日后與龍族、鳳族爭奪靈脈,卻未想兇獸中藏有劫氣。他下意識地看向周身的祥瑞之氣,果然發(fā)現其中已摻了一絲黑色——那正是劫氣的顏色。
“三族氣運,皆有三弊。”鴻鈞道祖的聲音陡然轉沉,穹頂的三族氣運河同時泛起巨浪,“龍族‘貪’,奪靈脈而不留余地;鳳族‘傲’,焚惡獸而不顧根本;麒麟族‘躁’,收劫獸而不辨利弊。此三弊,便是氣運失衡之因,失衡則劫數至,此乃天道規(guī)則,非人力可違?!?/p>
“道祖此言差矣!”敖廣忽的起身,手中定海神針雛形發(fā)出嗡嗡聲響,“我龍族據四海,護四海生靈免受兇獸侵擾,奪靈脈也是為了壯大龍族,以便更好地守護洪荒,何來‘貪’之有?若說劫數,那鳳族焚梧桐、麒麟族收兇獸,才是引劫之因,我龍族何罪?”
鳳皇立刻附和:“敖廣所言有理!我鳳族焚兇獸巢,是為南域生靈除害,梧桐林被毀只是意外,并非有意為之。道祖豈能因一次意外,便斷我鳳族有劫?”
墨麒麟也起身道:“兇獸軍雖有劫氣,卻也能為洪荒清剿更多惡獸,我麒麟族此舉是為洪荒出力,而非引劫。道祖若說三族有劫,怕是有誤?!?/p>
場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神只的目光都集中在鴻鈞道祖身上。玄空握著玉筆的手微微收緊,他知道,敖廣、鳳皇、墨麒麟的反駁,恰是“當局者迷”——三族皆認為自身行為合道,卻不知“護洪荒”的名義下,藏著爭奪氣運的私心。
鴻鈞道祖緩緩睜開雙眼,眼中顯露出三族未來的景象:龍族被囚東海、鳳族隱于南荒、麒麟族滅于魔軍。景象雖只一閃而逝,卻讓在場的三清、女媧、伏羲等強者心中一震。
“爾等所言‘護洪荒’,不過是‘護己族氣運’?!兵欌x道祖的聲音帶著天道威壓,敖廣、鳳皇、墨麒麟只覺周身一沉,竟不由自主地坐回蒲團,“龍族護四海,卻不許他族靠近東海靈脈;鳳族護南域,卻獨占南明離火;麒麟族護中洲,卻不許生靈踏入麒麟崖。此非‘護洪荒’,乃是‘霸氣運’。”
他指尖一點,穹頂的洪荒虛影中,三族領地的邊界忽然亮起紅色的線——那是“氣運壁壘”。“此壁壘,是爾等以族力所設,目的是阻止氣運外流。然,洪荒氣運本是一體,若三族皆筑壁壘,氣運便無法流轉,滯留之處必生劫氣?!?/p>
帝江祖巫忽然開口,他周身裹著空間法則的氣流,聲音帶著祖巫特有的厚重:“道祖,若三族拆除壁壘,讓氣運流轉,是否可避劫?”
鴻鈞道祖搖頭:“劫氣已生,如燎原之火,非拆壁壘可滅。且三族之心,已被‘爭’字所困——即便拆除壁壘,也會因爭奪流轉的氣運再起沖突,沖突則劫氣更盛?!?/p>
玄冥祖巫聽到此處,心中一緊。她誕生時閃過的未來碎片中,便有三族大戰(zhàn)的景象:龍族的洪水、鳳族的烈火、麒麟族的獸潮交織在一起,洪荒生靈尸橫遍野,她自己則在戰(zhàn)火中擋下一道東皇鐘虛影。那時她不知虛影為何而來,如今聽鴻鈞道祖說“劫數不可免”,才明白那碎片或許是天道對她的警示——三族劫起,巫妖也將被卷入。
第三章
論劫數:天道調和,因果難逃
“若說氣運是洪荒之‘血’,那劫數便是洪荒之‘藥’。”鴻鈞道祖的聲音再次響起,穹頂的洪荒虛影中,三族氣運河旁的劫氣忽然凝聚成一團黑色的云,云中隱隱有雷聲傳來,“洪荒如人,氣血流轉不暢則生疾,疾需藥治,劫數便是治‘氣運失衡’之藥?!?/p>
他指尖指向那團劫云,劫云立刻分裂成三縷,分別飄向三族氣運河:“此劫為‘龍漢初劫’,專為調和三族氣運而來。龍族氣運過盛,劫則削其勢;鳳族氣運受損,劫則斷其根;麒麟族氣運染濁,劫則滅其族?!?/p>
“道祖!”紅云忽的起身,他周身裹著祥和的氣息,手中握著一顆先天靈寶“九九散魄葫蘆”,“洪荒生靈皆是盤古所化,若三族劫起,必牽連無數無辜生靈,難道天道就不能留一線生機?”
鴻鈞道祖看向紅云,眼中閃過一絲贊許:“紅云,你心懷蒼生,此乃大善。然,天道調和,不避無辜——就如人服藥,藥能治病,卻也會傷幾分元氣,無辜生靈之損,便是洪荒調和氣運所需付出的‘元氣’?!?/p>
鎮(zhèn)元子也開口道:“道祖,我萬壽山有先天靈根人參果樹,若三族劫起,靈根恐遭波及。不知是否有法可護靈根周全?”
“靈根之存,亦看氣運?!兵欌x道祖道,“人參果樹乃先天土本源所化,與中洲氣運相連。若麒麟族滅,中洲氣運便會流轉至靈根,靈根不僅能保周全,還能更盛。反之,若靈根被毀,便是中洲氣運已盡,非人力可護。”
鯤鵬坐在角落,一直沉默不語,此時卻忽然問道:“道祖,若某族投靠強者,是否可避劫?比如龍族投靠道祖,鳳族投靠女媧,麒麟族投靠三清。”
鴻鈞道祖搖頭:“劫數之定,在于因果。三族今日之果,皆由往日之因所種——龍族奪靈脈,是因;氣運盛,是果;劫削勢,亦是果。若投靠強者,不過是將因果轉嫁,強者若受牽連,自身氣運也會受損。吾已近合道,豈能因一族而損天道氣運?女媧、三清雖有大功德,卻也不敢逆因果而行。”
伏羲聽到此處,抬手掐算,八卦虛影中“龍漢初劫”的景象愈發(fā)清晰:祖龍率龍族與鳳族大戰(zhàn)于東海,鳳皇戰(zhàn)死;墨麒麟趁虛奪東海龍宮,卻被龍族與鳳族殘部夾擊;羅睺率魔軍趁亂入侵,三族最終兩敗俱傷,龍族被囚、鳳族隱退、麒麟族滅絕。他心中暗嘆:因果已定,三族劫確實不可免,只是不知這劫后,洪荒又將是何種景象。
“因果之外,尚有‘變數’?!兵欌x道祖似看穿了伏羲的心思,緩緩道,“龍漢初劫雖不可免,卻有兩處變數可減洪荒之損。其一,隱世強者干預——洪荒之中,有超越先天神只的存在,若其出手,可護部分生靈與靈根;其二,新族崛起——若有一族能在劫中誕生,承接三族流失的氣運,可補洪荒氣運之缺。”
眾神只聽到“隱世強者”,皆面露疑惑。玄空心中卻明了:道祖所言,必是龍宇。龍宇居于起源殿,實力遠超先天神只,此前便曾以鴻蒙盤微調三族氣運,延緩劫數。若龍漢初劫起,龍宇出手,定能護下不少無辜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