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取出一卷典籍,遞給舜:“這是玄空長老特意囑咐我交給你的《鴻蒙治世要略》,上面記載了三皇治理人族的經(jīng)驗,以及應(yīng)對洪荒變故的方法。玄空長老說,人族的興盛,不在于一人之力,而在于‘眾人同心’,舜大人只需牢記‘選賢任能,與民同樂’,便不會辜負堯帝的托付。”
舜接過典籍,鄭重地收入懷中,對著道長躬身行禮:“多謝道長,多謝玄空長老。舜定當(dāng)仔細研讀,不負所望?!?/p>
走出分館時,夜幕已降臨,平陽城的街道上燈火通明,百姓們的歡聲笑語不絕于耳。舜望著眼前的景象,握緊了手中的人皇印——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肩上扛的,不僅是堯帝的信任,更是整個人族的未來。而那剛剛確立的禪讓制,就像一顆種子,將在人族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為后世的華夏文明,埋下一顆“德治”的火種。
舜捧著《鴻蒙治世要略》返回居所時,娥皇、女英已在院中等候。見他歸來,娥皇連忙上前接過典籍,指尖觸到書頁上微涼的絹帛,輕聲問道:“今日從分館回來,神色比往日更沉定,想來是得了玄空長老的指點?”
舜在石桌旁坐下,望著院中盛放的木槿花,緩緩點頭:“玄空長老在典籍中提了‘順勢而為’四字,說人族治理不可強逆民心,就像當(dāng)年伏羲皇畫八卦順天地規(guī)律,神農(nóng)皇嘗百草應(yīng)族人需求,如今我接下這擔(dān)子,最該做的便是知民所需、解民所憂。”
女英端來一盞溫?zé)岬牟菟幉?,笑道:“前幾日我去市集,聽百姓說你定下的‘糧銅互易’之法,讓東夷的新糧已運到西戎,西戎的銅器也開始流入東夷,連邊境的蠻族都少了侵擾——這便是順了民心?!?/p>
正說著,內(nèi)侍匆匆趕來,遞上一封來自南方的急報:“陛下,蒼梧部落送來急信,說當(dāng)?shù)剡B日暴雨,瀟水決堤,淹沒了數(shù)十個村落,族人被困在高地,急需救援?!?/p>
舜接過急報,眉頭瞬間擰緊。他起身走到院中,望著南方的夜空,沉思片刻后說道:“蒼梧離平陽千里,若等召集兵士再出發(fā),恐延誤時機。我今夜便帶一隊工匠先行,你們速去糧倉籌備干糧,再讓人通知伯益,讓他帶上草藥和治水工具隨后趕來?!?/p>
娥皇、女英雖擔(dān)憂他的安危,卻也知事態(tài)緊急,當(dāng)即點頭應(yīng)下。三更時分,舜帶著二十名工匠,乘著涂了桐油的木船,順著汾水南下。船行至中途,河面風(fēng)浪驟起,船夫緊握船槳,聲音帶著顫意:“大人,這風(fēng)浪來得奇怪,怕是有水妖作祟!”
舜立于船頭,望著渾濁的河面,從懷中取出玄空長老贈予的“定水符”——那是上次他處理東夷紛爭后,玄空長老特意相贈的法器。他將定水符擲入河中,只見符紙化作一道青光,瞬間籠罩河面,風(fēng)浪竟?jié)u漸平息。
“繼續(xù)行船,莫要耽擱。”舜沉聲說道,目光卻未離開河面。他知道,洪荒之中雖已太平多年,但偏遠之地仍有精怪作亂,此次蒼梧水患,或許不只是天災(zāi)那么簡單。
七日后,舜終于抵達蒼梧。眼前的景象比急報中描述的更慘烈:渾濁的洪水淹沒了大片農(nóng)田,只剩下幾處高地露出屋頂,被困的族人蜷縮在上面,面色饑黃,不少人還生了病。一位白發(fā)蒼蒼的部落長老見到舜,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舜大人,您可來了!再晚幾日,我們怕是撐不住了!”
舜連忙扶起長老,說道:“老人家快起來,我們帶來了干糧和工匠,今日便開始筑堤堵水。”他當(dāng)即指揮工匠砍伐岸邊的楠木,編成木籠,再填入石塊,沉入決堤處。伯益帶著草藥趕到后,又分派人手為病患診治,安撫族人情緒。
可接連三日,洪水卻始終不退。舜在河堤上巡視時,發(fā)現(xiàn)水下似乎有一股力量在不斷沖擊堤壩,讓剛筑起的木籠頻頻松動。他叫來伯益,指著水面說道:“你看這水色,雖渾濁卻帶著一絲暗紅,不像是自然洪水,倒像是有東西在水下攪動?!?/p>
伯益蹲下身,掬起一捧水,放在鼻尖輕嗅,眉頭微皺:“這水中有股腥氣,像是蛟龍的氣息。蒼梧一帶傳說瀟水中有一條千年蛟龍,莫非是它在作祟?”
舜沉吟片刻,說道:“若真是蛟龍,硬拼恐難奏效。我記得《鴻蒙治世要略》中提過,洪荒精怪多有執(zhí)念,若能化解其執(zhí)念,便可令其退去。你且繼續(xù)組織筑堤,我去瀟水深處探探?!?/p>
當(dāng)晚,舜換上潛水的皮服,帶著一把青銅短刀,潛入瀟水。水下漆黑一片,他借著腰間的夜光珠,緩緩向水深處游去。行至半途,突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吸力襲來,他握緊短刀,奮力向吸力來源望去,只見一條通體暗紅的蛟龍正盤踞在水底,龍爪不斷攪動河水,掀起暗流。
“閣下為何要禍亂蒼梧?”舜朗聲道,聲音透過水波傳到蛟龍耳中。
蛟龍緩緩抬頭,金色的豎瞳中滿是戾氣:“百年前,人族為拓荒,砍伐了瀟水兩岸的古林,毀了我的巢穴。如今我不過是討回公道,何談禍亂?”
舜心中一動,說道:“當(dāng)年人族拓荒確有不妥,但如今蒼梧的族人已承諾,待水患平息后,會在瀟水兩岸補種新林,還你一個更好的巢穴。你若繼續(xù)興風(fēng)作浪,只會讓更多無辜族人喪命,這與你討回公道的初衷,豈不相違?”
蛟龍沉默片刻,眼中的戾氣漸漸消散:“你若真能讓族人補種古林,我便不再作亂?!闭f罷,它擺動龍尾,緩緩向水深處游去,原本渾濁的河水竟?jié)u漸清澈。
次日清晨,洪水開始退去。舜組織族人清理淤泥,補種莊稼,又與蒼梧長老定下“十年造林”之約,確保瀟水兩岸的植被能恢復(fù)如初。消息傳回平陽,堯帝欣慰不已,對諸侯說道:“舜不僅能解當(dāng)下之困,還能為后世謀,這繼承人之位,他當(dāng)之無愧?!?/p>
三個月后,舜帶著蒼梧的捷報返回平陽。堯帝在議事殿設(shè)宴,召集群臣,當(dāng)著眾人的面,將象征人族最高權(quán)力的“河洛圖”也交給了舜——那是當(dāng)年伏羲皇傳下的至寶,上面記載著洪荒的山川地理與天地規(guī)律,唯有人皇才能執(zhí)掌。
“從今日起,人族政務(wù)便由你全權(quán)處理,我只在旁輔佐?!眻虻叟e杯說道,眼中滿是欣慰。
舜接過河洛圖,起身對著堯帝與群臣深深一拜:“我定當(dāng)以河洛為鏡,以民心為秤,不辱使命?!?/p>
宴席散后,舜獨自來到平陽城外的歷山。山上的農(nóng)人見他前來,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說著近來的變化:“舜大人,您定下的‘休耕輪作’之法真好用,今年的麥子比去年多收了兩成!”“我家小子去了市集做學(xué)徒,說您定下的‘學(xué)徒制’,讓他能跟著匠師學(xué)手藝,以后再也不用只靠種地過活了!”
舜望著農(nóng)人們臉上的笑容,心中忽然明白玄空長老說的“眾人同心”——所謂禪讓制,并非只是權(quán)力的傳遞,更是責(zé)任的傳承。從伏羲到神農(nóng),從黃帝到堯帝,再到如今的自己,每一代人皇都在為族人謀福祉,而這傳承的紐帶,便是對人族的赤誠與擔(dān)當(dāng)。
他抬手撫摸著歷山上的一棵老槐樹,樹皮粗糙卻堅實,就像人族歷經(jīng)千年仍屹立不倒的根基。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灑在歷山上,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舜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或許會有新的水患,或許會有部落的紛爭,但只要守住“選賢任能、與民同樂”的初心,人族的火種便會永遠傳承下去,在洪荒大地上,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