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之海的沉寂,已不知延續(xù)了多少個無意義的剎那。
龍宇懸浮于絕對虛空之中,萬億丈的九爪金龍軀微微蜷縮,鱗片反射著從自身本源逸散出的、淡金色的“源光”——那是比混沌之氣更本源的能量,是“無中生有”的初始之力,亦是他自誕生以來,便與神魂相融的“起源力”。
此刻,他的龍瞳半闔,元神卻已沉入一種近乎“道化”的狀態(tài)。腦海中,一幅宏大到足以囊括時空經(jīng)緯的殿宇圖譜正在緩緩流轉(zhuǎn),梁柱的弧度、穹頂?shù)男擒?、回廊的法則節(jié)點,每一處細節(jié)都清晰得如同早已存在了萬古,只待被“喚醒”。
“虛無生混沌,混沌生萬物,而吾為源……當有一殿,承吾道基,觀諸天生滅,藏萬界本源?!?/p>
低沉的龍吟在虛空中蕩開,卻未激起任何漣漪——虛無之海沒有介質(zhì),聲音在這里只是純粹的意志波動。但隨著這聲意志落下,龍宇周身的源光驟然熾盛,如同將整個虛無的暗寂都點燃了一角。
他要筑一座殿宇。
一座不屬于混沌,不循天地法則,只以“起源”為骨、以“道境”為魂的殿宇。
一、源力為基,法則為梁
筑殿的第一步,是“定基”。
龍宇緩緩舒展龍軀,右前爪抬起,五根鋒利的龍爪在虛空中輕輕一劃。剎那間,起源力如同被喚醒的江河,順著他的爪尖傾瀉而出,在絕對虛空中勾勒出一道直徑萬丈的環(huán)形光紋。光紋之內(nèi),無數(shù)細密的金色符文在閃爍,那是他以元神之力,將“空間固化”“時間錨定”“本源承載”三道核心法則,拆解成最基礎的符文形態(tài),再以起源力重新編織而成。
“虛無無界,便以源力劃界?!?/p>
龍宇的意志再次波動,環(huán)形光紋驟然下沉,如同投入靜水的石子,在虛無之海的“表層”砸出一片漣漪。但這漣漪并未擴散,反而在起源力的牽引下,向內(nèi)收縮、凝固,最終化作一塊平整如鏡的“地基”。地基的材質(zhì)并非混沌中任何已知的礦石,而是純粹由起源力壓縮而成的“源晶”,質(zhì)地溫潤卻堅不可摧,連混沌罡風也無法在其上留下絲毫痕跡。
玄空的殘魂懸浮在不遠處,以神魂之力記錄著這一切。他曾是混沌中執(zhí)掌時空法則的魔神,見慣了以混沌精金筑城、以星辰核心為基的偉力,卻從未見過如此“憑空造物”的景象——沒有材料,沒有外力,僅憑意志與本源之力,便在絕對虛無中硬生生“創(chuàng)造”出了承載之物。
“源尊之能,已超越‘混沌魔神’的范疇……這是‘造物主’的權(quán)柄?!毙赵谛闹械驼Z,殘魂因激動而微微震顫。他知道,自己正在見證一件足以改寫所有已知歷史的大事。
地基落成后,龍宇開始筑梁。
他并未親自動手,而是閉上龍瞳,將元神沉入起源力的洪流之中。下一刻,地基之上,一根根粗壯的金色梁柱拔地而起,每一根梁柱都有千丈之高,柱身纏繞著九爪金龍的虛影,龍鱗的紋路中流淌著起源力,散發(fā)出鎮(zhèn)壓萬古的氣息。
這些梁柱并非隨意而立,它們的位置暗合“虛無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韻,彼此之間形成無形的力場,將整個殿宇的框架牢牢鎖定。更奇妙的是,梁柱的材質(zhì)會隨時間自行演化——起初是純粹的源晶,片刻后便浮現(xiàn)出類似“混沌神木”的紋理,再過一剎,又染上了“九天玄鐵”的厚重,仿佛蘊含著萬種物質(zhì)的本源形態(tài)。
“梁柱承天接地,當納萬法而不潰?!饼堄畹穆曇魩е唤z縹緲,“以吾源力為骨,以諸天法則為膚,方能經(jīng)得起量劫沖刷,撐得起萬載歲月?!?/p>
玄空凝神觀察,發(fā)現(xiàn)每一根梁柱的核心,都有一道細微的“源線”與龍宇的龍軀相連。那是起源力的脈絡,如同臍帶般,不斷為梁柱注入新的生機與法則韌性。他連忙以神魂刻下:“起源殿之基,以源晶為壤,源力為脈,法則為膚,可抗混沌破滅之力,可納諸天演化之息?!?/p>
二、穹頂觀星,星軌定序
梁柱立起,殿宇的框架已現(xiàn)雛形。接下來,是筑穹頂。
龍宇緩緩抬首,龍吻輕啟,一口精純至極的起源力被他吐出,在半空化作一團巨大的金色云靄。云靄翻騰間,開始向上隆起,逐漸形成穹頂?shù)幕《?。與梁柱不同,穹頂?shù)臉?gòu)建更注重“時空”與“推演”的法則——這里,將是未來觀諸天生滅、測量劫軌跡的核心之地。
“觀星臺,當置于穹頂之巔?!?/p>
隨著龍宇的意志,云靄的頂端突然向內(nèi)凹陷,形成一個直徑千丈的圓形平臺。平臺的地面并非平整,而是布滿了縱橫交錯的溝壑,溝壑中流淌著起源力,如同一條條微型的星河。而在平臺的中心,一塊巨大的源晶凸起,表面光滑如鏡,卻能映照出虛無之海深處那些尚未誕生的“混沌奇點”。
玄空湊近觀星臺,只見那些溝壑中的起源力正在自動排列,形成一個個復雜的星圖。有的星圖他認得,是混沌中已知的魔神星域;有的則完全陌生,帶著初生的、朦朧的氣息,似乎是未來才會誕生的世界軌跡。
“這些星圖……”玄空的殘魂發(fā)出驚嘆,“是源尊您推演出來的未來?”
“非推演,是‘映照’?!饼堄畹穆曇魪牧褐g傳來,“虛無之海是一切的起點,亦是終點。在這里,過去、現(xiàn)在、未來本就無界。觀星臺的溝壑,是‘源線’所化,能勾連諸天時空的印記,將尚未發(fā)生的軌跡,以星圖的形式提前映照出來?!?/p>
他說著,龍爪在虛空中一點,觀星臺中心的源晶鏡面驟然亮起。鏡中,混沌的亂流開始凝聚,隱約出現(xiàn)一個手持巨斧的巨人身影,正與三千道模糊的魔神輪廓對峙——那是盤古開天的前兆,是億萬年后才會發(fā)生的大事,此刻卻清晰地映在了鏡中。
玄空心神劇震,連忙以神魂記錄:“觀星臺,源晶為鏡,源線為軌,可映照諸天過去未來,定星軌,測劫變,乃起源殿之‘眼’?!?/p>
穹頂?shù)钠渌糠?,也在同步成型。龍宇以起源力編織出無數(shù)細密的符文,這些符文如同星辰般鑲嵌在穹頂之上,形成一片流動的“偽星空”。與真實的星空不同,這片偽星空的每一顆“星辰”,都是一道法則的凝聚體——有“生”之則,有“滅”之則,有“時”之則,有“空”之則……它們彼此制衡,又相互滋養(yǎng),構(gòu)成了一個完美的法則閉環(huán),將整個殿宇籠罩其中,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