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30年前的油墨指紋?”鄭大姐驚呼了一聲,把陶亮嚇了一跳。
“姐,這可是本案的救命稻草了?!碧樟琳f,“油墨指紋都能弄出來,那才能顯出你的本事啊?!?/p>
“對于油墨指紋的檢驗,我確實看過幾篇論文,有現(xiàn)成的方法?!编嵈蠼阏f,“但是畢竟過去這么多年了,現(xiàn)有的辦法能不能檢出dna,我可不敢保證?!?/p>
“不需要你保證,試試就行?!碧樟琳f。
“這個,我們?nèi)〔牧耍Y料可就破壞了?!编嵈蠼阒?jǐn)慎地提醒。
“知道,我覺得值得冒險?!鳖欥﹫远ǖ卣f,“還是那句話,責(zé)任我來擔(dān)。”
鄭大姐點點頭,說:“等我兩三個小時吧。你這丫頭,真不錯?!?/p>
坐在等候室的三個人也沒有閑著,陶亮掏出了手機(jī),點開一張圖片并放大,遞給了顧紅星,說:“爸,你看看,這是我拍攝的一張村落示意圖,這里寫的是不是‘族祠’?”
顧紅星瞇著老花眼,把圖片放大了又縮小,看了好一會兒,說:“不管這兩個字是啥,但這個位置確實就是村子里的祠堂。那個現(xiàn)場我當(dāng)年去過很多次,有印象?!?/p>
“所以,這個dna檢驗很重要。”陶亮說,“如果真的是村長在曹松喬身上留下了dna,就說明很有可能是家法處置。而家法處置的場所,很有可能會在家族祠堂。而家族祠堂里,很有可能會有燈油、蠟燭、香灰等物質(zhì)。如果曹松喬是被囚禁在祠堂里,并且有翻滾、廝打、掙扎的過程,他的身上就會沾染這些物質(zhì)。”
“當(dāng)年老凱確實懷疑過村長,他們也去村長家里勘查過,發(fā)現(xiàn)了家法杖,可惜和死者身上的損傷不符。因此,排除了家法處置的可能性?!鳖櫦t星說,“所以,當(dāng)年沒有人想到去村子里的祠堂看一看?!?/p>
“你的筆記里說到了這一節(jié)?!碧樟琳f,“主要以當(dāng)時的情況,沒有人會想到違反族規(guī)、家法處置的可能性。畢竟曹松喬一直都在外地上學(xué),這才回來沒兩天,怎么可能違反什么族規(guī)?而且,他可是全村的希望,就算違反了族規(guī),也罪不至死?。∧嵌际蔷攀甏?,得犯了多大的事兒,才會被處置?。康F(xiàn)在回過頭想想,如果真的是家法處置,真的是村長殺人,說不定他就會故意在顯眼的地方掛一根不一樣的家法杖來干擾偵查。馮凱可能是掉進(jìn)了村長的陷阱?!?/p>
“是啊,村長知道公安會從死者的尸體上發(fā)現(xiàn)損傷。”顧紅星點著頭說,“如果懷疑到家法處置,就有可能突破迷霧。這時候,他故意告訴我們,他們的家法杖不是那個樣子的,就會打消我們的懷疑。你說得對,即便是現(xiàn)在,我也難以想象這個臨時回來兩天的大學(xué)生,會犯了什么天條?!?/p>
“我們重新啟動這個案子的時候,我派人去村里走了一趟。”顧雯雯說,“祠堂里他們也勘查了,但那就是一個大廳,我覺得不具備拘禁人的條件,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家法杖或是祭祀用品?!?/p>
“是的,那個祠堂我也進(jìn)去過,坐北朝南的一座大房子,頂很高,有四五米?!鳖櫦t星說,“我印象中,站在祠堂門口,里面就一覽無余了,根本沒有死角。祠堂里好像什么都沒有,最北邊的墻壁上應(yīng)該是掛了一張祖宗的畫像,墻壁前面放著一張很大的條案,估計有10米長,5米寬。條案上鋪著毯子,上面有一些牌位、香爐和供果。所以,那里確實沒法拘禁一個人,太容易逃跑了,而且祠堂沒有門板,有人經(jīng)過門口就能看見里面的情況?!?/p>
“雯雯你之前派人去看的時候,沒有針對性,也沒人往可疑之處去想,所以看一次不穩(wěn)妥,還得再去看一遍?!碧樟琳f,“我擔(dān)心的是,村子正在拆遷,祠堂還在嗎?”
“如果這個祠堂真的有用,那我之前的工作就沒有白做?!鳖欥┱f,“拆遷確實已經(jīng)開始了,但他們是從西往東拆。而且,因為我們的干涉,他們也放緩了拆遷的進(jìn)度。看你拍的這張圖,祠堂在東北方向,所以肯定沒有拆到?!?/p>
“所以,如果曹松喬內(nèi)褲口袋上的dna真是村長的,我們就要馬上趕往青南村?!碧樟琳f,“我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破案的曙光?!?/p>
“你太樂觀啦?!鳖欥┬χf,“那個祠堂,真的沒法藏人。”
“能不能藏人我是不知道,爸的筆記里又沒有寫,我在夢里當(dāng)然看不到?!碧樟列ξ卣f。
顧紅星拿著陶亮的手機(jī),一直在盯著看,此時慢慢地來了一句:“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張圖,也是馮凱弄回來的?!?/p>
“是啊?!碧樟潦掌鹆诵θ?,鄭重地說,“如果因為這份《土地征用協(xié)議書》和這張圖,咱們最終破了案,那就是對馮凱最好的祭奠。”
“那就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了?!鳖櫦t星看向遠(yuǎn)處的天空。
“喀,那我是不是也該夸夸陶亮同志,現(xiàn)在都懂得絞盡腦汁地找物證了?!鳖欥┯幸獯蚱七@略顯傷感的氣氛。
“那還是夸夸這個時代吧,科技騰飛的時代。”陶亮說,“我想起了在爸的筆記里看到的一張圖。爸說,物證會一成不變,所以是一條直線。而科技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是進(jìn)步的,所以是曲線。當(dāng)曲線和直線相交的時候,就是破案的時候。科技發(fā)展得越快,曲線上揚的角度就越大,就會越快和直線相交。3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30年后,可以實現(xiàn)當(dāng)年想都不敢想的科技創(chuàng)新,這也算是我們這兩代人的幸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