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點頭又搖頭的,是個什么說法?”葉凡挑眉。
朱標(biāo)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思緒,才謹(jǐn)慎地開口。
“回老師,學(xué)生苦思良久,縱觀史冊,能稍作借鑒的,似乎唯有漢武帝時的‘推恩令’。”
“令諸侯王分封子弟,使其勢力自內(nèi)分化,漸次削弱,最終難以與朝廷抗衡?!?/p>
“但…學(xué)生又覺得,此法雖好,卻似乎…并非老師所指的‘折中’之意?!?/p>
葉凡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露出一絲贊許:“能想到推恩令,還算你讀了點書,動了點腦子,不過……”
他話鋒一轉(zhuǎn),語氣變得犀利:“你說得對,這絕非我意。”
“而且推恩令還是太保守了!也太想當(dāng)然!”
“你能想到推恩令,從根子上說,還是受了你那仁厚性子的影響,總想著用相對溫和,不那么激烈的方式去解決問題?!?/p>
“但你可知,推恩令之弊,比之分封諸王,也是不遑多讓,甚至更為陰險!”
接著,葉凡便結(jié)合朱標(biāo)所言,將推恩令的隱患條分縷析,層層剝開。
“第一,它見效太慢!”
“要靠幾代人一點點蠶食!”
“可要是中間遇到動亂,或者朝廷政策一變,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
“第二,它破壞宗法嫡長,逼著王爺們把地盤分給子弟?!?/p>
“結(jié)果呢?權(quán)力被分散,凝聚力大減!”
“藩國自己就成了一盤散沙,反而更容易生亂!”
“第三,它極度依賴中央強權(quán)!”
“主上英明還好,可一旦主少國疑,或者權(quán)臣當(dāng)?shù)溃@推恩令立刻形同虛設(shè),甚至可能反過來坑你!”
“第四,它還會挑起骨肉相殘!”
“諸侯王的子弟為了爭那點地盤和權(quán)力,必然自相殘殺,骨肉相煎!”
“這種禍根,你敢種嗎?”
“最要命的——”
“等到幾代之后,諸侯勢力確實削弱了,可宗親的力量也被你自己耗光了!”
“到那時候,若是朝廷有難,再遇上王莽那樣的奸賊,你手里連個能擋刀的強藩都沒有!只能任人宰割!”
“這不是自毀長城是什么?!”
葉凡的聲音不高。
卻每一句都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將推恩令那看似溫情的面紗徹底撕碎,露出底下可能帶來的血腥和長遠(yuǎn)禍患。
他不僅說出了朱標(biāo)所知,更補充了許多朱標(biāo)未曾想到,甚至不敢想的可怕后果。
一番話,不僅聽得朱標(biāo)臉色發(fā)白,額頭冷汗涔涔。
就連詔獄通道陰影里偷聽的朱元璋,也是背脊發(fā)涼,手心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