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頷首,“那殿下可知,這些部族,為何數(shù)百年來,屢犯中原邊疆,屢禁不止?”
朱標沉思片刻,結(jié)合史書和父皇平時的教誨,答道:“學生以為,其一,或有如當年蒙古一般,懷有入主中原,開拓疆土之野心?!?/p>
“其二,草原之地,環(huán)境惡劣,物產(chǎn)匱乏,每逢白災,牲畜大量死亡,生存艱難?!?/p>
“而我中原地大物博,繁華富庶,對其而言乃是巨大的誘惑,劫掠便成了最快獲取生存物資的方式!”
“殿下所言,確是主流之見,亦有其道理?!?/p>
葉凡先是肯定了朱標的回答。
隨即話鋒一轉(zhuǎn),如同利刃剖開表象。
“但殿下需明白一點,無論是草原牧民,還是我大明百姓……”
“普天之下,絕無任何一尋常百姓,天生好戰(zhàn),渴望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所謂開拓疆土,那只是少數(shù)貴族首領(lǐng)的野心和欲望!”
他聲音加重。
“試想,若底層牧民能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誰愿意提著腦袋,跟著首領(lǐng)南下劫掠,朝不保夕?”
“若無人追隨,單憑那些貴族頭人,他們有能力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侵擾嗎?”
朱標眼中光芒閃爍,仿佛抓住了一絲關(guān)鍵!
“老師的意思是…根源在于其民生困苦?”
“若能解決其生計,或可從根本上削弱其南侵的動力?”
“然也!”
葉凡贊許道,“這便是‘以人心為長城’的第一步!”
“攻心?。。 ?/p>
他手指猛地點向鋪在地上的北疆輿圖。
“殿下看,若我大明遷都北平,國力強盛,便可效仿漢武唐宗之舊事,但不止于舊事!”
“我們可在長城之外,擇險要之處,再筑三座大城!”
“三城互為犄角,屯以重兵,進可橫掃漠北,退可依城固守,相互支援!”
朱元璋在門外聽得暗自點頭。
此舉雖耗資巨大,但若真能建成,確是鞏固邊防的強硬手段。
然而,葉凡接下來的話,才真正揭示了這三座城的核心作用。
“然,此三座大城,真正的妙用,并非僅僅是軍事堡壘!”
“殿下再看其中央,這片區(qū)域……”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個圈。
“可設(shè)為巨大的商旅停轉(zhuǎn),貿(mào)易互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