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玉第一個跳了出來,聲音洪亮,帶著毫不掩飾的憤慨。
“劉伯溫舉薦如此奸佞,釀成如此大禍,豈是罰俸半年就能了事的?”
“這分明是避重就輕,有意偏袒自己!”
“若如此輕縱,國法何在?!朝廷威嚴(yán)何在?!”
“永昌侯所言極是!劉伯溫其心可誅!”
“舉薦之罪,豈能如此兒戲!”
“請陛下重懲劉伯溫,以正視聽!”
勛貴們?nèi)呵榧?,紛紛出列附和,聲音嘈雜,幾乎要將大殿的屋頂掀翻。
“夠了?。。 ?/p>
一聲如同驚雷般的怒喝,驟然從御座上炸響!
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霍然起身,那雙眼睛如同兩把出鞘的利劍,掃過底下那些吵嚷的勛貴。
一股駭人的帝王之威如同實質(zhì)般壓下,瞬間讓所有的喧囂戛然而止!
“朝堂之上,如此喧嘩,成何體統(tǒng)?!”
朱元璋的聲音冰冷,帶著不容置疑的斥責(zé)。
“都給咱閉嘴!”
藍(lán)玉等人被這股氣勢所懾,悻悻地閉上了嘴,但臉上依舊寫滿了不服。
朱元璋這才緩緩坐下,目光重新落在面色平靜,但袖中手指微微蜷縮的劉伯溫身上,語氣聽不出喜怒。
“劉伯溫,你自陳舉薦不明之罪,自判罰俸半年……”
“咱問你,你如此判罰,有何依據(jù)?”
劉伯溫心中一定,知道最關(guān)鍵的時刻來了。
他再次躬身,語氣不卑不亢,條理清晰。
“回陛下,臣之依據(jù)有三?!?/p>
“其一,楊憲固然罪大惡極,萬死難贖其罪。”
“然,其在揚州任上,于戰(zhàn)亂之后,使揚州三年內(nèi)得以復(fù)耕,大半流民回歸故土,此功績,乃是事實,并非全然虛假,亦非臣憑空捏造。”
“功是功,過是過,不能因其過后之大惡,便全然抹殺其前功?!?/p>
“此乃依據(jù)之一?!?/p>
“其二,臣所犯之罪,核心在于‘舉薦不明’,未能識破其偽裝。”
“此罪屬實,臣認(rèn)?!?/p>
“然,除此之外,臣細(xì)細(xì)反思,楊憲其后貪墨枉法,欺君害民諸般惡行,臣確實并未參與,亦未收受其任何好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