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朱標的聲音帶著一夜未眠的沙啞,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
“請葉先生過來一趟,就說孤有要事相商!”
……
工部庫房內(nèi)。
新一批驗收合格的石磚整齊碼放,空氣中還殘留著石粉和塵土的氣息。
葉凡與李進并未像往常一樣立即投入查驗工作。
而是尋了個相對干凈的角落,借著天窗透下的光線,聊起了看似與眼前雜物毫不相干的話題。
“李主事,”葉凡隨手拿起一塊青磚掂了掂,語氣隨意地問道。
“依你之見,我大明開國已有些時日,根基漸穩(wěn)?!?/p>
“放眼未來,這國策重心,當置于何處?”
“是繼續(xù)深耕內(nèi)政,休養(yǎng)生息,還是……另辟蹊徑?”
他這么問,自然存了私心。
朱標一旦登基,必然需要一套成熟的班底來推行新政,實現(xiàn)他葉凡那些或許還不便明言的“宏圖”。
他可不想到時候事事親力親為,打擾了自己規(guī)劃中優(yōu)哉游哉的躺平生活。
提前物色、點撥幾個像李進這樣有潛力,有想法的年輕人,將來把他們推上去,自己躲躲清閑,豈不美哉?
李進聞言,略感意外。
但見葉凡問得認真,他也收斂心神,認真思索起來。
他年輕的臉龐上浮現(xiàn)出一種超越年齡的鄭重,目光漸漸變得悠遠。
“葉先生此問,關(guān)乎國運?!?/p>
李進沉吟片刻,聲音清晰而沉穩(wěn)。
“下官以為,內(nèi)政固本,自是根基,一刻不可松懈?!?/p>
“然則,大明之未來,目光或當放得更遠?!?/p>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向往的光芒。
“先生可曾細讀史冊?”
“當年大唐,萬國來朝,海舶云集,長安、廣州、揚州,何等盛況!”
“絲綢、瓷器、茶葉遠銷海外,異域奇珍,文化思潮亦源源不斷輸入中土,方成就了那般曠世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