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淮西勛貴也紛紛附和:
“沒錯!韓國公,今晚必須擺酒!咱們得好好慶賀慶賀!”
“陛下圣明!這恩典,咱們聽著都提氣!”
“有些人啊,眼紅也是白搭!哈哈!”
他們口中雖在恭賀李善長。
但那字里行間,無不在標榜自身“從龍功臣”的身份,并無不帶著對浙東清流集團的擠兌和譏諷。
李善長被眾人簇擁著,臉上保持著矜持而得體的笑容,連連拱手謙遜。
“諸位侯爺言重了,陛下隆恩,老臣惶恐,皆是陛下圣心獨運……”
但他眼底深處那抹受用和自得,卻是如何也掩飾不住的!
與此同時。
另一側,以劉伯溫、宋濂為首的浙東官員們,則顯得安靜許多。
他們大多面色平靜,或低頭整理衣袖,或與同僚低聲交談幾句,仿佛并未聽到那些刺耳的言論。
劉伯溫更是如同未聞。
他身著簡樸的官袍,面容清癯,眼神平靜無波。
對于常茂那幾乎是指著鼻子的嘲諷,他連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只是微微側身,對身旁的宋濂低聲說了一句:“景濂,恩科重任在肩,文章取士,關乎國運,萬望謹慎?!?/p>
聲音溫和,卻自帶一股沉靜的力量。
宋濂肅然點頭:“伯溫兄放心,濂必秉公持正?!?/p>
說罷,劉伯溫便不再停留,也無視那幫喧鬧的淮西勛貴,領著幾位浙東官員,步履從容地朝著宮外走去。
背影清瘦卻挺拔,自有一番不為外物所動的風骨!
這番鮮明的對比,盡數(shù)落入了奉天殿偏殿那微微開啟的門縫后,一雙深邃而冰冷的眼睛里。
朱元璋并未立刻離去,而是悄無聲息地站在偏殿門后,如同蟄伏的猛虎,冷眼旁觀著殿外這生動的一幕。
當他看到淮西勛貴們圍著李善長肆無忌憚地炫耀恩寵,譏諷劉伯溫時…
當他看到劉伯溫那副淡然處之,仿佛超然物外的模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