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靜的道觀外,一個道人左手提著水壺,一瘸一拐地澆灌著菜園。
不遠處的樹林內(nèi),一個精瘦的漢子,光著膀子,舉著石碾,揮汗如雨,鍛煉著力量。
道人澆灌好菜園,回到觀內(nèi),在爐鼎內(nèi),又點上了幾根香,拜了拜,開始閉目打坐。
林中那精瘦的漢子,手中的石碾,不知何時已換上了木刀,只見其左右騰挪,招式大開大合,駭龍走蛇,氣勢驚人。
若有軍中悍勇看到的話,定會震驚非常,誰能想到一個從未上過戰(zhàn)場的鄉(xiāng)下青年,竟能把殺敵之術(shù),練至到了化境。
如此精妙殺招,卻沒人欣賞,倒也可惜。
一炷香后,精瘦漢子呼出一口濁氣,收起了刀勢。
他回到觀內(nèi),側(cè)耳傾聽,確認書房內(nèi)有讀書聲后,便喝了一碗水,又走了出去。
一旁打坐的道人,依舊如石像一般,紋絲不動。
這三個人本不應(yīng)該相關(guān)的人,卻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與幽靜的道觀的不同,趙崗村里卻是喧鬧異常。
兩個游商,再次來到了村里。
經(jīng)過一晚的事態(tài)發(fā)酵,在村中央十字路口的樹下,聚集了數(shù)百名村民。
有不少人懷里都揣著著字畫。
一個個神色謹慎,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把懷里的寶貝碰壞了。
如今,趙家三郎每一幅字畫,都是數(shù)兩銀子以上,不是寶貝是什么?
每當有人與那兩個游商成交一筆交易,圍觀的村民都會詢問一番賣了多少?
從成交金額來看,今天大多數(shù)在十兩銀子左右。
幾乎沒有太高的價格。
就算這樣,也足夠那些村民激動不已。
十兩銀子,對于這些村民來說,那可真是一大筆的銀子了。
足夠買上兩畝差不多的田地了。
當然,在交易時,也出現(xiàn)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張家二流子把他爹的靈位,都搬過來了,說是趙家三郎寫的。
那兩個游商,臉都黑了,直接把人給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