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佳作,又一首千古佳作!
林世海、蘇方正、蘇詩詩震驚當(dāng)場,因?yàn)樘^激動,神色略顯通紅。
他們見證了一首千古佳作的誕生。
不但親眼目睹,而且,還參與其中。
《雪夜宴飲圖》的主題,以雪景來闡述凄苦、悲涼之感。
而這首《登高》并未拘泥表象,以深秋的描寫代替了雪景,卻又緊扣了畫的主旨。
畫中出現(xiàn)的景致,大都也能在詩中找到。
同樣以景來描述那種疾病、孤獨(dú)、愁苦,凄涼之感。
“此詩當(dāng)為七律之冠?!?/p>
林世海顫抖著雙手,捧著那幅詩詞,感嘆道。
一旁的蘇方正,也是伸出了手,小心翼翼的扶著那幅字,點(diǎn)了點(diǎn)頭:“我亦有同感?!?/p>
二人感嘆完畢后,出現(xiàn)了尷尬的一幕。
他們捧著那幅詩詞,誰都不愿撒手。
他們深切地明白,只要松手,這幅價值不可估量的首題千古佳作,絕對會落入對方的手中。
作為文人雅士,他們二人當(dāng)然知道首題千古佳作,絕不是謄抄出的所能比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湯尹的這幅《雪夜宴飲圖》。
此時,就算湯子畏本人親自來臨摹,其畫法技藝就算高上一層,也難以比擬原作。
因?yàn)榈诙R摹的再好,再相似,其中蘊(yùn)含的意境、畫的靈魂已有了殘缺。
千古佳作的詩詞亦是如此。
每一幅首題千古佳作的誕生,必將伴隨一場“血雨腥風(fēng)”的爭搶。
前兩次,趙麟還感覺不到怎么“慘烈”。
《俠客行》出世時,展白因?yàn)橛小败浝摺痹诏偟廊耸种校灾荒苄牟桓是椴辉傅淖尦鍪最}。
《水調(diào)歌頭》本是給祁修遠(yuǎn)老爺子的,又是在他的壽誕上,也就無人與之爭搶。
但這首《登高》不一樣了。
從趙麟落下最后一筆的那刻,林世海就上前抓住了這幅首題。
蘇方正雖慢了一拍,可也同樣緊抓不松手。
在文人雅士間,爭搶詩詞大作,并非是一件丟人的事。
相反,這是一件高雅之事,是人人羨慕稱道之事。
此時的林世海、蘇方正就是如此,兩人就像發(fā)癲的公牛一樣,直視著對方,絲毫不相讓。
“云林兄,過分了啊,你慢了一步,是我先搶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