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無家可歸的災(zāi)民,雖有官府的臨時救濟,不至于餓死,卻沒有將來。
說不定一場疾病下來,就魂歸西去。
不遠處,那一座座只有一抔黃土的新墳,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深秋將至,他們又能堅持多久呢?
難怪他們一見到城中來人,就一個個打起精神,站將起來。
這是他們求生的本能。
河流改道,他們失去了土地,家園,若想活下去,唯有屈身為奴,茍且偷生。
只要被人買去,至少不會很快病死,凍死,餓死。
“公子,少爺,買我吧,我超有力的,能肩抗兩百斤?!?/p>
“少爺,我,我吃飯少,手腳麻利?!?/p>
“公子,買我吧,我會木匠,泥瓦匠的手藝?!?/p>
一些自認為還算年輕、強壯的男丁,站起身努力的展示自己的長處,生怕錯過這次機會。
王大石、張云均是出自底層,如此一幕,令他們心酸苦楚。
在這些人的身上,他們似乎看到了曾經(jīng)自己的影子。
“三叔(麟弟),要不然……”
很顯然,他們心軟了。
誰知,趙麟?yún)s是搖了搖頭,繼續(xù)往前走。
跟隨來的那個沉默老者,卻是目露精光,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意。
不愧是文曲星,果然才智雙絕,難怪會被少爺如此看重。
是的,趙麟對那些青壯勞力,沒有動心。
他反而深入了災(zāi)棚區(qū)的里面,著重搜尋那些半大的孩童,或拖家?guī)Э诘膵D人。
趙麟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其一,剛才的那些精壯勞力,他們憑借自己的體力,或一技之長,終究能生存下去的。
其二,他的宅院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成年男丁。
就算需要,也是王大石、展白這類熟知的,而不是心智均已成熟的陌生青壯男丁。
他將來求學(xué)四方,二哥行醫(yī)在外,可不想府上出現(xiàn)奴大欺主的一幕。
那些青壯勞力,還是留給張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