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石接過那一沓文章,匆匆駕車向中原書坊趕去。
趙麟知道,等他們審核過了那些文章,相信很快就會投入到排版,印刷、宣傳當中。
到時,就是他展現(xiàn)超時代營銷策略的時候了。
前世,作為知名大學古文學的副教授,他也是出過書的,而且,銷量還不錯,對于這個行業(yè)并非是一竅不通。
當然,眼下最為要緊的事,還是明日的院試復試。
作為正試的頭名,他雖不會在復試中被黜落,可他所謀求的可不是普通的生員,而是廩膳生,甚至是院案首。
這才是他的追求。
收拾了心情之后,他很快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學習之中。
至于外界所發(fā)生的事,都再與他無關。
翌日一早。
趙麟依舊起了個大早,鍛煉了會身體,簡單吃了營養(yǎng)的早飯。
這才在展白三人的陪護下,匆匆去了貢院。
到達貢院后,他們發(fā)現(xiàn)今天參加復試的人,明顯減少了許多。
本來兩三千人的童生,此時只剩下了七八百意氣風發(fā)的童生。
“哇,一場正試竟刷下去了這么多?”
王大石不由感嘆道。
同時,趙麟也明白了科考的殘酷性。
本來兩千余名躊躇滿志的童生,經(jīng)歷了一場正試之后,直接刷下去了三分之二。
還剩下七八百人。
而這看似意氣風發(fā)的七八百人童生,還要再黜落三分之二。
最終,只有兩百多最幸運,學識最高的童生,通過今年的院試,成為生員。
也即是,七縣一府,兩千余名童生,院試真正通過者,僅有十分之一。
可見科考的殘酷性。
趙麟感慨了一番之后,在排隊進貢院的時候,竟還遇到了幾個熟人。
正如他所料那般,今年蔡氏學堂的成績斐然。
除了他之外,竟還要四個同窗入圍了復試。
眾人都頗為意外,見面之后,當然少不了一通的“商業(yè)互吹”。
“趙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