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余騎,一路疾馳,來到野外。
“吁吁?!?/p>
魏王勒馬而立,一個躍身,跳下馬來,端的是瀟灑飄逸。
就算是出身將門之家的張茂,也不得不感嘆魏王還是頗具太祖皇帝幾分風(fēng)姿的。
“哈哈,廷勉,廷益,本王這騎術(shù)怎樣?”
魏王朱麒終究是少年心性,神色中頗有幾分自得。
張茂、祁謙當(dāng)然是一陣吹捧。
人家作為一個藩王,不欺男霸女,不為禍藩屬,不強取豪奪……如此賢王,真的很少見。
喜歡聽幾句奉承、吹捧不是什么太大的毛病。
二人的吹捧讓魏王朱麒很是受用,眉宇間的憂色,也少了許多:“對了,廷勉,本王屢次邀請你切磋箭術(shù),你一直婉拒,怎么這次答應(yīng)的這么爽快?”
張茂沒想到這位小王爺,竟是如此直爽。
我為什么不來,你難道還猜不出嗎?
他想了想,嘆了口氣道:“殿下,您是王爺,臣乃勛貴子弟。剛開始時,臣有顧慮,怕對你我都不好?!?/p>
魏王朱麒這下更疑惑了:“那你這次怎么答應(yīng)了?”
張茂不假思索,快人快語道。
“臣想了想,在京城,人人厭煩臣,回到汴州,殿下不以臣鄙陋,如此看得起臣,臣肝腦涂地也難報答殿下的厚愛啊?!?/p>
“再者,咱們之間清清白白,又沒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又何必怕世人嚼舌呢?”
小王爺朱麒聽到這番知心話,甚感快慰:“哈哈,恐怕英國公都沒你這般能說?!?/p>
其實,他也明白這些話絕非是張茂能想得出來的。
定是祁謙囑咐他的。
他們二人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一文一武,一張一弛,相得益彰。
朱麒也是聽說了二人的威名,才想要與之結(jié)識的。
當(dāng)然,他也并沒有考慮太多。
只覺得如此英杰,藩屬之地甚為少見,結(jié)識一番未嘗不是一件快事。
“來,廷勉,教教本王箭術(shù)。聽說你在十六歲時,在京郊大營比武,就拿下了魁首,讓大皇伯甚為贊許?!?/p>
“又過了這么多年,想必你的箭法更為了不得了?!?/p>
魏王朱麒興致高昂,看得出他對騎射真的情有獨鐘。
張茂也不廢話,立即展示了一番自己高超的騎射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