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則是驚嘆,這趙案首可是真能折騰啊。
不過,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智,方能想到如此絕招來化解。
“文魁閣講經(jīng),我的天,林學(xué)政、江南四大才子許公……這陣容,堪稱空前啊。”
“這是要當(dāng)著天下人的面,檢驗趙案首的成色啊。妙,實在是妙!”
“何止是檢驗趙麟?這是給全省學(xué)子一個天大的機會。若能在此等盛會上一展才華,得其一二指點,勝過苦讀三年。”
“必須去,趙麟與大梁書院文比,我等未能親眼得見,此次絕不能再錯過?!?/p>
“正是,若能在此會上揚名,鄉(xiāng)試之時,考官亦會高看一眼?!?/p>
無數(shù)來自其他州府的士子,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激動得熱血澎湃,摩拳擦掌。
他們中或許有人對趙麟的盛名心存質(zhì)疑,或許有人單純想借此機會嶄露頭角。
但無論如何,“文魁閣講經(jīng)會”對他們而言,都是一個無比激動的盛會。
汴州城作為大魏八大繁華都市之一,每日南來北往的商旅、腳夫、游人絡(luò)繹不絕。
這則爆炸性的消息,隨著這些人的口耳相傳,如同插上了翅膀,以驚人的速度向著大江南北擴散開去。
可以預(yù)見,用不了多久,“趙麟”之名與“文魁閣講經(jīng)會”,將成為整個大魏文壇矚目的焦點。
然而,有人歡欣鼓舞,自然就有人氣急敗壞。
布政司衙門后堂,再次響起了瓷器碎裂的刺耳聲音。
張潮臉色鐵青,胸膛劇烈起伏,看著眼前心腹送來的公告抄本,氣得幾乎要將牙根咬碎。
“好……好一個林世海,好一個趙麟。好一個……文魁閣講經(jīng)!”
他從牙縫里擠出這幾個字,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暴怒。
他苦心孤詣,散播“內(nèi)定”謠言,這本是一招殺人不見血的絕戶計,足以讓林世海和趙麟身敗名裂,至少也能讓他們焦頭爛額,在鄉(xiāng)試前心神不寧。
他甚至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后續(xù)的手段,只等謠言發(fā)酵,再給予致命一擊。
可他萬萬沒想到,對方的反應(yīng)如此之快,手段更是如此……堂堂正正,卻又犀利無比。
他們非但沒有回避,沒有辯解,反而順勢而為,搞出了這么一個“文魁閣講經(jīng)會”。
直接將暗處的流言擺到了明處,要用絕對的實力和公開的較量,來粉碎一切質(zhì)疑。
這一下,他散播的謠言非但成了笑話,反而成了替這次盛會、替趙麟揚名的墊腳石。